![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022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022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022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讲义【成套】
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品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数,电子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质量数
1、定义: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公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电子层
1、定义: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表示方法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一低四不超”
1、能量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
2、数量规则:四不超:(1)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电子)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注: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地理解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二、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前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电荷数的关系:原子、分子的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2、结构:
(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
(2)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VIII一0)
注:⑴电子层数=周期序数;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⑵主族元素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⑶过渡元素:从第IIIB族到第IIB族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VIII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
为过渡元素。
⑷镧系与锕系:镧系:位于第六周期第IIIB族57-71号元素,共15种元素,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锕系:位于第七周期第IIIB族89-103号元素,共15种元素,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由于第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因此,第IIIB族是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⑸特殊族的名称:第IA族叫做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叫做卤族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方格的内容: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X
(三)核素
1、定义: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例如: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3、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补充:1、不含中子的元素是H;2、不含电子的离子是H+;3、最轻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分别是Li和H
4、其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O和Al
6、其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的元素是N;
7、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和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都是C
8、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F和Cs;
9、含氢量最高的化合物是CH4
10、焰色反应呈黄色和紫色的元素分别是钠元素和钾元素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碱金属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4Li+O22Li2O 、2Na+O2Na2O2
规律:Li与O2反应,常温或加热均生成Li2O;
Na与O2反应,常温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
K与O2反应,常温生成K2O2,加热生成KO2(超氧化钾)
Rb、Cs燃烧时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
(2)与Cl2反应:生成氯化物
(3)与H2O反应:通式:2R+2H2O=2ROH+H2↑
(4)与非氧化性酸反应:通式:2R+2H+=2R++H2↑
(5)与盐反应:先与水反应,再与盐反应
注:1、钾、钠保存在煤油中,锂保存在石蜡中
2、钾、钠着火用沙土盖灭
3、钾、钠用完可放回原试剂瓶
4、焰色反应中,钠显黄色,钾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
二、卤族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光照或点燃
(1)与金属反应:2R+nX2=2RXn(X:F、Cl、Br、I)
(2)与H2的反应:F2+H2=2HF Cl2+H2=======2HCl Br2+H22HBr I2+H22HI
稳定性:HF>HCl>HBr>HI
(3)与H2O反应:X2+H2O=HX+HXO(X:Cl、Br、I) 氟特殊:2H2O+2F2=4HF+O2
(4)与碱溶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X:Cl、Br、I) 氟先与水反应生成HF,HF再与碱反应
(5)与SO2反应:X2+SO2+2H2O=2HX+H2SO4(X:Cl、Br、I)
(6)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Cl2+2NaBr=2NaCl+Br2 Cl2+2Br-=2Cl-+Br2
Cl2+2KBr=2KCl+Br2 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 Cl2+2I-=2Cl-+I2
Br2+2KI=2KBr+I2 Br2+2I-=2Br-+I2
3、卤化银的相关性质:
4、卤族元素的一些特性
(1)F2无正价,HF能腐蚀玻璃,保存在塑料瓶或铅皿中
(2)Br2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有毒;实验室通常将其密封保存在阴冷处,且试剂瓶内常加适量水进行水封,Br2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橡皮塞。
(3)I2易升华,遇淀粉变蓝;食盐中加入的是KIO3;I2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较低价态的化合物
(4)酸性强弱:HF硫酸(H2SO4)>磷酸(H3PO4)>硅酸(H2SiO3)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从上到下
类别
各周期原子的电子层数
各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类数
同周期内原子序数变化规律
第一周期
短周期
1
2
依次递增
左 右
第二周期
2
8
第三周期
3
8
第四周期
长周期
4
18
第五周期
5
18
第六周期
6
32(含镧系15种元素)
第七周期
(不完全周期)
7
32(含锕系15种元素)
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类别
主族
副族
第VIII族
副族
主族
0族
名称
IA
IIA
IIIB
IVB
VB
VIB
VIIB
第VIII族
IB
IIB
IIIA
IVA
VA
VIA
VIIA
0族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范围
宏观概念,是多个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的总称
微观概念,指元素的具体的某种原子
微观概念,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关系
单质
特性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一般地,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
决 定因 素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构
实例
、都属于氧元素
是不同的核素
互为同位素
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用途
同位素的应用:考古时利用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颜色和状态
熔沸点
密度
锂
Li
3
+3
2
1
1
2
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银白色,柔软
从上往下依次降低
从上往下依次增大,但K比Na小
钠
Na
11
+11
2
8
1
1
3
钾
K
19
+19
2
8
8
1
1
4
铷
Rb
37
+37
2
8
18
8
1
1
5
铯
Cs
55
+55
2
8
18
18
8
1
1
6
略带金色光泽,柔软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颜色和状态
密度和熔沸点
氟
F
9
+9
2
7
7
2
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淡黄绿色气体
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氯
Cl
17
+17
2
8
7
7
3
黄绿色气体
溴
Br
35
+35
2
8
18
7
7
4
深红棕色液体
碘
I
53
+53
2
8
18
18
7
7
5
紫黑色固体
物质
颜色
溶解性
感光性
用途
AgF
白色
易溶
难分解,不具备感光性
AgBr、AgI常用作感光材料;AgI用于人工降雨
AgCl
白色
难溶,且从上往下溶解度依次减小
见光易分解,且感光性从上往下依次增强
AgBr
浅黄色
AgI
黄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金属材料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金,铁合金,氢氧化铝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物质的量优秀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前后的等量关系,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求解方法,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