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 岳阳楼记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0323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备课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走进岳阳楼,朗读指导,齐读重点句子,做太守,到了第二年,通假字“俱”都,通假字”嘱”嘱托,写文章,来表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滕子京和范仲淹同榜考上进士,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黜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支持范仲淹改革的滕子京也因此被谪贬到岳州。第二年,滕子京重新修建岳阳楼,想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欣然受命,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诞生。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贬守岳州的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具( ),同“俱” 属( ),同“嘱”谪守( ) 浩浩汤汤( )嗟夫( ) 淫雨霏霏( )( )怒号( ) 樯倾楫摧( )( )薄暮冥冥( )( )
骈句的节奏要整齐对称。 例句: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散句的节奏要根据意义来停顿。 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重点词语要重读。 例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俱”)【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 多写作“浩浩荡荡”)【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并探究它们在今天的意义。
听朗读录音,感受情绪;自读分享情绪。
第1段以叙事为主,要读出平缓沉稳之情。
第2段要读出激昂豪迈之情。
第3段要读出悲凉失落之感。
第4段要读出欢快愉悦之情。
寻找读,理解重点词语。利用工具书,参照注释,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越明年, 政通 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 予 作文 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 无 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互文)
若夫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 春 和 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具”同“俱”,全、皆
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在洞庭一湖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古:规模; 今:制度 )
(古:指示代词,“那”; 今:丈夫,夫人)
(古:详尽;今:准备)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景象; 今:看 )
(古:景象;今:天气变化)
(古:如果没有;今:微小)
1.自读,读出每段主要内容;2.辨读,读出语言表达方式。
3.析读,读出本文写作思路。
迁客骚人看到阴晴之景所产生的悲喜之情(第3、4段)
阐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第5段)(议论)
(为下文做铺垫)(抒情)
总结全文,与迁客骚人形成对比
4.思读,读出略写楼详写湖之因。
当时滕子京谪贬岳州,情绪十分低落,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患,想找机会劝他,所以作者借滕子京请他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的契机,将洞庭湖晦明变化、风雨阴晴的景色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联系起来,跳出一般亭台楼记的框架,将立意放在抒写政治胸怀和思
想抱负上,规劝朋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既完成了楼记之作,亦收到规劝之效。
第一,前人之述备矣;第二,这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2.对比读,读出景情之异
(1)第3、4段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产生了什么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洞庭风雨图。 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薄暮”等词营造了一幅日月无光、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悲”的景象。因为 “去国怀乡”,所以“感极而悲”。
洞庭春晴图。 作者绘出了春风和煦、景色明丽、水天一色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翱翔、鱼儿畅游、花草郁青的景色,渲染了“喜”的气氛。因为“把酒临风”,所以“其喜洋洋”。
写景抒情。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是为了抒发登楼者“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览物之情”。
3.思考读,读出景情之用
(1)这两段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不赞赏。作者缘情设景,以洞庭湖阴晴之景来体现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态,为的是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为高尚的人生境界,然后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既扣住了楼记,又达到了委婉规劝的目的。
(2)作者赞赏这种阴晴悲喜的心情变化吗?
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的好坏没有关系,跟个人的升迁际遇也没有关系。
(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博大胸襟的追求,并借此规劝滕子京放平心态。
(1)“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古仁人为官在任,无论身处朝廷,还是被贬地方,心里始终装的是国家和人民,可谓是“心忧天下”。国家强盛了,人民幸福了,他们才会快乐。
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勤政亲民,积极进取,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的伟大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进亦忧,退亦忧”,多少仁人志士无论身居庙堂,还是远处江湖,忧国忧民之心,未曾废替。有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先忧后乐”才是仁人情怀。
(3)具有这种思想的仁人志士你还知道多少?根据提示语,再补续两个仁人志士事迹,构成排比句。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惨遭迫害以身殉国写赤诚的屈原
身遭扣留仍手持汉节牧羊的苏武
思虑国事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朗读指导:“噫”字拉长,“谁”“归”二字重读,深情,语调上扬。
4.深读,读懂作者意图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你读出了一份什么味道?
一份敬慕——表达了对“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一份孤寂——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一份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多涌现忧国忧民 之人的期待。一份劝勉——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比读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 《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
(1)比较读,体会用词效果
“衔远山,吞长江”中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勾勒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两字替换,则只能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缺了灵气。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三首诗歌都是诗人登岳阳楼时所作,但是三位诗人抒发的情感却并不相同。请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李白登上岳阳楼时极目远眺,看见湖水壮阔、鸿雁南飞、月升东山、楼高入云等优美景象,诗人又与友人饮酒放乐,翩翩起舞,表现了诗人遇赦后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情怀。
杜甫抚今追昔,把湖山之胜与心中山河破碎、家国多难的悲哀结合起来,抒写了身世之悲和忧时伤乱之感。
陈与义在黄昏时分登上岳阳楼,虽然看见湖面风平浪静,但是想到了国破家亡,自己万里逃难、未老先衰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一个亡国之臣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悲哀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滕子京,写景洞庭全景,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岳阳楼记,文学常识记,叙事《桃花源记》,言志《岳阳楼记》,写景《小石潭记》,状物《核舟记》,字词注音,齐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楼导入,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梳理译文,成语介绍,理清文章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