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第2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第2课时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我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
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有什么好处?
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爬山这件事写清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怎么想——
怎么说——
怎么做——
分角色朗读第8~10自然段,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主题概括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 ),克服( )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 )、( )、( )的道理。
一、理解句子。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1.“终于”的意思是( )。
A.到底 B.终点 C. 于是
2.这段话体现了( )。
A.我们爬到了峰顶 B.登山的艰难 C.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知不觉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古诗来。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作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地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把大团大团的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呵!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选自《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插说
C.总结上文 D.引出下文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 。你能写出它的后两句吗? , 。
4.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写出做风筝的过程。
5.文章结尾,我们的心为什么醉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优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对比,导入新课,自学字词,理清顺序,读画结合,体会高险,观察示范,指导书写(用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优质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 松鼠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