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 1.2力的存在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1.3 几种常见的力——重力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1.5《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2.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力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力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进行新课,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3.树立爱科学,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
认识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进行新课
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 (2)棉布表面 (3)木板表面
现象:
(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5.学生阅读课本“牛顿的故事”
三、练习
1.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这物体将( )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C.继续运动下去;D.向相反方向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处于静止;
B.运动的物体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学生观察小车运动情况。
推理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
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惯性的定义。
教学难点
应用惯性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现象
【演示1】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演示2】惯性小球实验,解释: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
——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① 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② 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③ 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④ 所以……。
【演示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演示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生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观察演示实验
解释惯性现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配制溶液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滴管加量,平视读数,搅拌加速溶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