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 1.3 几种常见的力——重力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1.4 运动与力 教案(2课时) 教案 3 次下载
- 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2.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3.1 密度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 二力平衡的条件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 二力平衡的条件精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 力。
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 明。
进行新课:
这一堂课中,知识重点是二力平衡的几个条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实验方案,而是拿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然后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学生看到熟悉的物品,却不知老师所为何意,好奇心瞬间被激发出来,我在木块两侧各系一根绳子,然后通过滑轮在两侧各挂上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这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详见图1)。
师:同学们,两个力大小相等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吗?
生:(很自信地)是的。
我接着在木块一侧的绳子上增加了一个砝码。
师:(故弄玄虚地)大家可以猜测一个木块可能的运动方向。
生:(异口同声)向重的一侧运动。
当我松手后,结果木块并未像学生预料的那样往数量多的一侧砝码方向滑去,而是依旧静止在原处(详见图2)。
师:难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不需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吗?究竟是什么干扰了我们的实验?
生:(思考片刻后,有学生马上想到了问题的所在,恍然大悟的样子)有可能是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太大!
师:(赞许地点点头)请问各位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能改进我们的实验呢?
生:可以将木块换成小车。
师: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生:将滑动变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
(教师演示,详见图3)
经过第一次探究过程,我成功地引导学生改进了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师:同学们的这个方案老师表示认可,但事实上,我们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应尽可能地消除摩擦力对我们实验的干扰,小车虽然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但事实上它与长木板之间还是有摩擦力的,各位同学再思考一下,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方案?
经历了短时间的思考,部分同学马上想到了可以用悬空的硬纸片来代替小车,这样就完全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详见图4)。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优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与反馈,拓展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doc、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2doc、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3doc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