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课一练
展开1.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 )
A.恒星和行星B.恒星和星云C.彗星和地球D.卫星和星云
2. 读下面“地球圈层结构图”, 回答下列小题。
(1)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A.横波和纵波增速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
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
C.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
3. 读某时刻太阳系部分天体位置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表示土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图示现象犹如一个“大十字”出现在宇宙中。关于“大十字”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各天体轨道大小不同、公转速度不一的结果
B.地球处于中心位置,地震、火山大爆发
C.预示着其中的某些天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D.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存在极短的时间
4. 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许多地方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正比
B.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
C.耀斑爆发与太阳风出现不一致
D.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干扰有线通讯
5.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下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 )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6. 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
A.岩石圈B.水圈C.生物圈D.大气圈
7. 一天,喜羊羊来到美丽的敬亭山。它突发奇想,从敬亭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如果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岩石圈位于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地幔可能是固态、外核可能是液态
8.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自由飘荡在太空,不围绕任何恒星旋转的大型行星,距离地球80光年,其质量估计是木星的6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行星系统属于(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如果天文学家想要推测该行星是否存在生命,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找论据( )
①距离地球较近 ②质量、体积与地球相近 ③存在液态水 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下列有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层的分布一定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B.不同地层形成的早晚,主要通过地层中的化石结构来判断
C.在同一个时期形成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一定相同
D.含化石多的地层一定形成较早
10. 我们每天所见的月相或圆或缺,各不相同。下图反映黄昏时分不同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各数字表示的月相中,整夜都能见到的是( )
A.月相①B.月相②C.月相③D.月相④
(2)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峨眉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 苏扬老师在地理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防震抗震知识并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培训时,为示意地震构造做如下实验:将一根木棍用力折断,然后在黑板上绘制同心圆来表示地震波的传递(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木棍断裂之处,可用以表示地震发生时的( )
A.震中B.震中距C.震源D.震源深度
(2)听到地震应急演练警报响起,正在三楼教室上课的经纬同学较为科学的做法包括( )
A.马上夺门而出B.护住桌上课本以防滑落
C.直接从三楼跳下D.迅速藏身桌下护住头部
12. 下图示意北美洲某高原两个出露岩层的横剖面(未按比例绘制,岩层已经编号以供识别),在某些岩层中发现了化石遗迹。证据表明,④和⑧岩层是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岩层中岩石作为沉积物沉积时,当地环境最有可能是( )
A.内陆沙漠B.山间峡谷C.广阔海洋D.高纬冰川
(2)④和⑧岩层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其证据是这两个岩层( )
A.含有相同种类化石B.由冰川沉积物组成
C.被发现于同一地区D.含同时代典型化石
13.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活动周期是________年。
(2)B是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
(3)C是________层。
(4)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
14.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A表示________,F表示________。
(2)按运动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__。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外部环境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2017年9月6日20时02分,太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耀眼的耀斑,如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5)题。
(1)太阳黑子与耀斑分别出现在( )
A.①层和②层B.①层和③层C.②层和③层D.①层和④层
(2)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B.影响有线电通讯
C.中国出现极光现象D.发生“磁暴”现象
(3)科学家称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内部
②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可能会受到干扰
④黑子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耀斑和日珥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耀斑和太阳风
(5)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不同农历日期看到的月相不同
C.航海、航空导航系统被破坏
D.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跨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1)说明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及该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类型。
(2)描述两栖动物从出现到现在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
(3)根据示意图,说明海洋比陆地发展得更早的证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2019)必修1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48分 )
1.
【答案】
B
【考点】
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故选B。
2.
【答案】
B
C
【考点】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1)据图分析,C为地壳,D为上地幔,C、D之间的界面为莫霍界面,当地震波自上而下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
【解答】
(1)地震波自上而下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莫霍界面时传播速度应该是减小。
故选B。
(2)读图,图中B表示的是水圈,C表示的是地壳,地壳不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顶部,A错。 水循环不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还与大气圈,岩石圈有密切联系,B错。A所代表的是大气圈,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对。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D错。
故选C。
3.
【答案】
D
A
【考点】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2)本题考查了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解答】
(1)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图中可知各行星与太阳的大致距离,④是土星。
故选D。
(2)八大行星轨道大小不同,公转速度不一,各行星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上,在某一时段可能转到图示的位置。B项所述与“大十字”现象无关;出现“大十字”现象并不能预示其中的某些天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天体距离较远,故“大十字”现象能存在一段时间。
故选A。
4.
【答案】
B
【考点】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许多地方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正相关关系,不一定成正比关系,A错误;
根据统计发现,连续两个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约为11年,因此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B正确;
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剧烈,太阳风也强度增强,往往具有一致性,C错误;
太阳活动会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有线通讯干扰较小,D错误。
故选B。
5.
【答案】
A
【考点】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C
【考点】
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外部圈层。
【解答】
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为生物圈,且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一定的空间,其分布渗透在其他圈层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主要集中在生物圈,生物圈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
7.
【答案】
C
D
【考点】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内外部的圈层结构。
【解答】
(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故选C。
(2)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物质,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
故选D。
8.
【答案】
C
B
【考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解答】
(1)如果按引力影响算太阳系直径是4光年,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此行星距离地球80光年,应该位于银河系之内、太阳系之外,C正确。
故选C。
(2)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主要是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地表温度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如果天文学家想要推测该行星是否存在生命,需要从②质量、体积与地球相近,③存在液态水,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这三方面寻找论据。是否存在生命和距离地球较近没有关系,且此行星距离地球80光年,①错误。
故选B。
9.
【答案】
B
【考点】
地层与化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层的相关知识。
【解答】
一个未经变动的岩层,地层形成早的在下,形成晚的在上,但若受到内外力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早形成的在上,晚形成的在下的情况,A选项错误。
生物发展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故地层中化石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越高级,该地层形成时间就晚,故可通过地层中的化石结构来判断地层形成的早晚,B选项正确。
同一地层中含有的化石相同或相近,但不会一定相同,C选项错误。
地层中含化石的多少,不能作为地层形成早晚的依据,D选项错误。
故选B。
10.
【答案】
A
C
【考点】
月相变化与月相图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读图可知,①为满月,②为凸月,③为上弦月,④为峨眉月;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故整夜都能见到的是①满月。
故选A。
(2)根据图示,大潮时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故此时应为新月;小潮时日、地、月三者连线形成直角,且根据太阳的位置,结合月球绕地球公转方向,月球的亮面朝西,应为上弦月;故①③正确。
故选C。
11.
【答案】
C
D
【考点】
地震波与不连续面
灾害防治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发生时的做法。
【解答】
(1)由图可知,木棍断裂处位于同心圆中心,表示地震发生时的震源。
故选C。
(2)在三楼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应快速双手抱头躲避在课桌下、墙角处,然后蜷缩起来,护住头部。D正确。
故选D。
12.
【答案】
C
D
【考点】
地层与化石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层与化石。
(2)本题考查地层与化石。
【解答】
(1)岩层中的化石都是海洋生物,所以岩层中岩石作为沉积物沉积时,当地环境最有可能是广阔海洋。
故选C。
(2)④和⑧两个岩层中含有的化石种类不同,A错误;
④和⑧两个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不是由冰川沉积物组成,B错误;
发现于同一地区并不能证明④和⑧两个岩层在同一时期沉积,C错误;
④和⑧两个岩层中含有相同时代典型化石,可以证明两个岩层在同一时期沉积,D正确。
故选D。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48分 )
13.
【答案】
(1)光球层,黑子,11
(2)色球,耀斑
(3)日冕
(4)磁暴
【考点】
太阳的圈层结构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解析】
(1)本题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2)本题考查太阳的圈层结构。
(3)本题考查太阳的圈层结构。
(4)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答】
(1)根据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A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
(2)B是色球层,有日珥伸出,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
(3)C是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部。
(4)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电离层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14.
【答案】
(1)水星,土星
(2)近圆,共面
(3)A
(4)稳定的太阳辐射,安全的宇宙环境
【考点】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解析】
(1)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3)考查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4)考查了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解答】
(1)依据八大行星的位置,A为水星、F为土星。
(2)八大行星的特征: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地球距日距离变远,温度下降,则会发生的现象有变为寒冷的“冰球”。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外部环境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15.
【答案】
A
D
B
C
C
【考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解析】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有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太阳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上太阳活动为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
读图可知,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
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出现“磁暴”现象;许多地区的无线电通信中断;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科学家称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GPS定位系统可能会受到干扰。
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使航海、航空导航系统被破坏。
16.
【答案】
(1)中生代;裸子植物。
(2)晚古生代出现,并在晚古生代末期达到鼎盛,中生代开始衰落,几乎灭绝,一直到新生代又开始繁盛。
(3)生物进化顺序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说明生物最先出现在海洋,海洋比陆地发展得更早。
【考点】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演化简史。
(2)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演化简史。
(3)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演化简史。
【解答】
(1)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繁盛的植被类型是裸子植物。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栖动物出现于古生代后期,在古生代末期进入繁荣期,此后,生物多样性减少,一直到新生代才恢复,但是新生代的生物多样性少于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早期。
(3)结合图示可知,鱼类出现于古生代早期,而鱼类生活在海洋中,这说明海洋比陆地发展更早。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2019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