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运动的描述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57 次下载
- 1.3运动的快慢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59 次下载
-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7 次下载
- 2.3声的利用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4 次下载
- 3.1温度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7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获奖课件ppt
展开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知道骨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1.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发声体: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都可以发声。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体、________体和________体都能传声。注意:真空________传声(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速影响因素:声速跟介质的________和介质的________有关。空气中声速:15℃时空气中声速是________m/s。回声发生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回来;区分回声的条件: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将原声与回声区分开。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这些发声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
共同特点:发声体在振动
结论: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是“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实验一 将敲响的音叉靠近小球,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用手捏住音叉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二 我们在鼓面撒上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先用肉眼观察正在发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是“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转换法:物理学中,将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转换为可以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叫做转换法。例如: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通关秘籍:利用声音的产生条件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正确.
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解析:A. 球皮被吹大时,由于球皮发生形变而引起球皮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很小;B. 吹气时,当气被吹进去以后,就会和球内的气发生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也是很小;C. 破裂时,球皮的形状会立即发生变化,恢复到原状引起振动产生声音,但不是“嘭”的一个大响声;D. 球破裂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发出巨大的响声.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 声音怎样传播出去?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东西来作媒介?问题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能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
实验推理法: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尽,所以只能通过实验+推理的方式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因此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实验推理法。
问题一 将闹钟放到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有什么变化?
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直到最后听不到铃声。
问题二 请同学们再想想:如果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随着空气的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
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声音既然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你们猜猜看,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花样游泳运动员即使在水下也能保持动作整齐一致,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听到水上的乐曲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紧贴桌面的耳朵能够清楚的听到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以什么形式传播?
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一切 固体 、 液体 、 气体 都可以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2.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作为介质传播的; 3.真空 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交谈,通过 电磁波 的方式进行传声,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着。
通关秘籍:根据声音的传播路径判断。音乐声通过水传播被鱼听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例2】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网。鱼儿能听到音乐声说明( )A.固体能够传声B.液体能够传声C.气体能够传声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
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B.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C.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D.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4、下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哪哪”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思考: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资料:从表中能够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结论:1.声音在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大小关系是 ;(软木除外)3.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拓展提问:古代战争时,士兵通过将耳朵贴在地上听敌方军情,或者是挖一个大坑,用一个碗贴在墙上去听,或者是晚上睡觉时枕着箭筒睡觉。从声速的角度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通关秘籍:紧扣关键词“及早”分析解答。马蹄声在土地(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气体)中快,传播距离相同,由公式t=知在土地中传播用时短。
【例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够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究其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气体传声快 B.液体传声快C.固体传声快 D.原因不明,尚在探索中
自主学习:自学“回声”部分后,思考什么是回声,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要想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从发出声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时间大于0.1秒。当障碍物离声源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觉得声音更响亮。
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声音被岩壁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就产生了回声。由于岩洞狭小,回声与原声几乎同时到达人耳,两者相差不到0.1秒,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因此,在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洪亮,在屋子里说话比屋外说话响亮,也是这个原因。
在较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洪亮得多?这是为什么?
通关秘籍:教室空间小,老师讲课的声音在墙壁上发生反射后,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与原声相差不到0.1s,人耳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
【例4】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们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B.回声太小,听不到C.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5、某测量员利用回声测量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之间某位置鸣枪,经过1 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0.5 s再次听到回声,那么两峭壁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声音的传播,声音被反射,科学世界,学到了什么,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ppt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doc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属锯齿,吉他琴弦,小提琴弦,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