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高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三节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暑期衔接练习二)(人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6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三节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暑期衔接练习二)(人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6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三节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暑期衔接练习二)(人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062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三节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暑期衔接练习二)(人教版2019)未命名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恒定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分别接在R1、R2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8V和4V,则的值( )A.小于2 B.等于2 C.大于2 D.无法确定2.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3.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为理想电表,L1、L2、L3、L4为额定电压均为2V的相同灯泡.当ab端接一正弦交流电时,闭合电键S,四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B.ab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电压最大值为6VC.只增大ab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的频率,灯泡亮度均会变化D.断开电键S后,L1、L2仍能正常发光4.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A.(1)(2) B.(1)(3) C.(3)(4) D.(2)(3)5.现在要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其阻值约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电压表(量程,内阻约为)标准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如图为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测量电路的一部分,你认为合理的是( )A. B.C. D.6.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为()A.1.0A B.1.5A C.2.0A D.2.5A7.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合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合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可以推断( )A.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50ΩB.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80ΩC.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60ΩD.Rx较准确的测量值是66.7Ω8.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A.R/3 B.3RC.R/9 D.R9.图中的仪表能直接测量电压的是( )A.
B.
C.
D.
10.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工件的电阻率,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长度,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读数都正确的是A.4.83cm 5.387mmB.5.03cm 5.313mmC.5.93cm 5.813mmD.6.03cm 6.313mm11.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量出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分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读电压表示数时,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估读D.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小 二、多选题12.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内阻约;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约;G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较小.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A. B.C. D.13.截面积为S的导线中通有电流I,已知导线每单位体积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是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则在时间内通过导线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 )A. B. C. D.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三、解答题15.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导体的长度。游标尺上有10等分刻度,测得的读数如图所示,该导体的长度是多少?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个圆柱导体的直径,测得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圆柱导体的直径是多少?
参考答案1.B【详解】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时,电压表的读数为8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V。设电压表内阻为R,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则将电压表与电阻R2并联,则解得故选B。2.A【详解】A.应测量出金属丝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长,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金属丝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电压表和金属丝并联,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为保持电阻率不变,应保持温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3.A【详解】A.闭合电键,四只灯泡均正常发光,设每盏灯的电流为,原副线圈电流比为,因为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正确;B.四只灯泡均正常发光,副线圈两端电压为,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原线圈电压为,灯泡分担电压为,所以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最大值为,B错误; C.只增大端所接正弦交流电的频率,根据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增大。变压器的匝数不变,原副线圈电压不变,所以灯泡亮度不会变化,C错误; D.断开电键后,变压器的匝数不变,假设副线圈电压不变,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原线圈电流减小,就不能正常发光,D错误。故选A。4.B【详解】(1)采用微小变量放大法,设一个螺距为0.5mm,当旋转一周时,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这样把0.5mm的长度放大到旋转一周上。(2)采用的等效替代法,即两次拉橡皮筋的时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3)用力向下压,使桌面产生微小形变,使平面镜M逆时针方向微小旋转,若使法线转过角,则M反射的光线旋转的角度为,N反射的光线就就旋转了,那么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斑走过的距离就更大,故该实验观察测量结果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4)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先假定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而在本实验中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而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探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与小车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故本实验的操作过程采用的为控制变量法。因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1)(3),ACD错误,B正确。故选B。5.C【详解】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为U约为电压表量程的,为了使电压表读数达到量程的以上。 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读数,需要与串联定值电阻,并使电压表测量R0和Rx的总电压。由于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综上所述可知C正确。故选C。6.C【详解】设导体两端原来的电压为U,电流为I,则导体的电阻又由题,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则有 联立得解得I=1.0 A;当电压变为2U时,I′=2I=2.0A,故选C。7.B【分析】根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的变化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接哪一个,误差更小,再由欧姆定律即可求解Rx的准确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电键S合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合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电压表的读数变化率 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率为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电压表分流较多,要减小误差必须用电流表内接法则电阻较准确的测量值: 故应选:B.【点睛】本题考查如何确定电流表的内接还是外接的方法,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理解误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8.D【解析】现有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整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与原来一样,电阻与原来一样.D项正确.9.D【详解】A.压力表是测量压力大小的仪表,故A错误;B.水表是测量水的流量大小的仪表,故B错误;C.电流表是测电路电流的仪表,故C错误;D.电压表是测电压的仪表,故D正确;故选D。10.B【详解】甲的读数:5cm+0.01mm×3=5.03cm;乙的读数:5mm+0.01mm×31.3=5.313mm。故选B。11.B【详解】A.应测量出金属丝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长,选项A错误;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选项B正确;C.对电压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数要准确到分度值,10分度的分度值后要估读一位,选项C错误;D.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选项D错误。故选B。12.AB【解析】【详解】A.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图示为“限流接法”,电压表量程等于电源电动势,回路中最大电流:等于电流表量程,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分流造成误差小于电流表分压误差,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故A正确;B.电压表量程等于电源电动势,电压表内阻很大,分流造成误差小,故采用电流表内接,电流表测量电流近似等于电路总电流,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该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故B正确;C.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应使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增大,应采用分压接法而不是限流接法,故C错误;D.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最终支路电阻即为电流表的内阻,所以支路的电阻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应该用电阻箱,故D错误。故选AB。13.AC【详解】设内通过导线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N,电流可以表示为解得故选AC。14.ABC【详解】试题分析: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相当于将电阻短路,所以电流为零,故可认为总电阻为零,A正确,并联电路总电阻,比这些电阻中最小的还要小,当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时,总电阻增大,所以C正确,B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并联电阻的规律点评: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电阻串联相当于改变电阻的长度,并联电阻相当于改变导线的横截面积.15.13.7mm,3.275mm【详解】游标卡尺读数为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