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7)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65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7)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65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7)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65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迁移,建立连减模型1.尝试列式,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65,完成教科书 P65“做一做”和 P66“练习十四”第 1、3、5 题。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 10 以内数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体验数学的运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尝试,建立连加模型 1.感知事情发展顺序。
课件出示教科书 P65 情境图上面的部分。
师:周末到了,小丁回老家帮奶奶喂小鸡,他在地上撒了些米。认真观察情境图, 你看见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有 5 只小鸡在吃米。
师:(课件动画出示先跑来了 2 只小鸡,又跑来了 1 只小鸡)继续观察,你又看见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 1:跑来了 3 只小鸡。
预设 2:先跑来了 2 只小鸡,又跑来了 1 只小鸡。
师:你觉得谁说得更准确?想一想,3 只小鸡是怎样来的?是一起来的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3 只小鸡是分两次来的。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 5 只小鸡,先跑来了 2 只小鸡,又跑来了 1 只小鸡。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叙述图意,感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意在为学生完成从 一步加法到两步加法的迁移提供基础。
尝试列式表达模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们会列式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 5 只小鸡,跑来 2 只,又跑来 1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要把 5 只、2 只、1 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5+2+1。(教师追
问:算式中的“5”“2”“1”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板书算式。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有 3 个数,两个加号。
师:请同学们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像这样把 3 个数合起来,也可以用加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师:这道算式读作:5 加 2 加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算式)
【设计意图】从观察情境图叙述事情发展顺序到用算式表达图意,从具体情境到抽象出算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 能力。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5+2+1 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 5+2=7,再算 7+1=8。(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 5+2=7 算的是什么,7+1=8 算的是什么。)
师:对,我们先算 5+2=7,再算 7+1=8。(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 先算出的“7”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小结:三个数相加,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设计意图】计算顺序是连加教学的难点,学生可能通过数数或者生活经验得到算式的结果,但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比较模糊。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渐 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最终抽象出算式的计算顺序。
课件出示教科书 P65 情境图下面的部分。
二、迁移,建立连减模型1.尝试列式。
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说一说。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 8 只小鸡,先跑了 2 只,又跑了 2 只。师:根据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剩下多少只小鸡? 师:你会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 8-2-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从总数里先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要用减法计算。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教师指着 8-2-2)这个算式读作“8 减 2 减 2”(学生齐读),8-2-2 等于多少呢?
怎么算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 8-2=6,再算 6-2=4。(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 8-2=6 算的是什么,6-2=4 算的是什么。)
)
师:对,我们先算 8-2=6,再算 6-2=4。(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 先算出的“6”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补充课题:连减)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用减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减。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计算)
对比归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与连加的运算顺序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 算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连加的经验,无论是算式模型的表达,还是运算顺序的 实践,学生可以从中迁移,进而建立连减经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 P65“做一做”。
师:请大家按照图意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 1:原有 4 根小棒,然后再摆 3 根,最后又摆 1 根,一共有几根
小棒?列式为 4+3+1=8。
预设 2:原有 10 个五角星,先拿走 3 个,又去掉 5 个,还剩几个?列式为 10-3-5=2。2.算一算。
完成教科书 P66“练习十四”第 1 题。
师:请你观察,每组算式的连加算式与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连加算式的第一步计算是第一个算式,第二步计算是第二个算式,连加算式就是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在一起了。
完成教科书 P66“练习十四”第 3、5 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现错例时可以让学生讨 论,找出错误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掌握,提高运算 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教学笔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将连加、连减两部分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则, 使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着重提
醒学生注意观察,促使学生将生动的具体情境转化为抽象的数的运算,为掌握运算顺序打好基础。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充分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
kàn shuí suàn
二、看 谁 算
d é
得
yòu duì yòu kuài
又 对 又 快。
10-5-4=
7+2+1=
8-3-5=
9-4-4=
7+3+0=
4+3+2=
8-4-2=
7+1+1=
2+6+2=
10-6-3=
1+2+4=
5+2+3=
kàn t ú tián
三、看 图 填
y ī
一
tiánsuàn y í suàn
填, 算 一 算。
y í
五、一
gòng
共
yǒu j ǐ
有 几
rén
人?
参考答案
二、(竖排)11010109 1 0 2 71 9 10
三、1.4+2+2=82.10-6-2=2 五、3+1+5=9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拓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铺垫孕伏,探究新知1.连加,巩固发展,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应用拓展,郊游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