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每课后有反思)第四单元--11.葡萄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080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每课后有反思)第四单元--11.葡萄沟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080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每课后有反思)第四单元--11.葡萄沟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080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11 葡萄沟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11 葡萄沟表格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谈话导,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再读课文,初步感知,巩固识字,指导书写,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1、葡萄沟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葡萄沟》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祖国不同地方的地域特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学生
学情
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其身心发育和生活阅历都很有限,对风土人情所表现出的美体会并不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巧妙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练习,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识字学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进行句式练习。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学习3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葡萄沟的景色。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
1.教师出示葡萄照片,板书“葡萄”,指名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葡萄的形状、样子、味道。
2.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告诉学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鼓励学生猜一猜葡萄沟会是一
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葡萄的形状、样子、味道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什么样的地方。
3.教师过渡:葡萄沟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相机出示中国地图,标出吐鲁番地区),那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让我们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听到的关键内容。
2.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3)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给予指导。
4.检查并指导初读:
(1)出示词语卡片“盛产、香梨、月份”,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正音后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山坡、梯田、搭起、凉棚、淡绿、吃个够,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枝”是翘舌音,“棚”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出示“种葡萄”“好客”,指名学生认读,引导学生学习“种”“好”这两个多音字,说说它们还有哪些读音,举例在不同的词语中加以区分。(如“种”在“种子”中读第三声,在“种花、种地、种田”中读第四声;“好”在“好朋友、好孩子、好味道”中读第三声,在“好客、好学、好问”中读第四声。)
指名学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进行恰当的停顿。
(3)出示第3自然段中的词语:收下来、城市、留着、钉着、利用、味道,指名学生认:3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城,钉”后鼻音,“收、市”是翘舌音。出示词语卡片“葡萄干、水分”,指名学生认读,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中的两个多音字“干”"“分”,说说“干”
学生互动
学生认真倾听。并交流自己听到的关键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认读
学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有哪两个读音分别能组什么词。“分”有哪两个读音,分别可组什么词。(如“分”在“分家、分离、分开”中读第一声;“成分、分外、过分”中读第四声。情况教师适当小结: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学习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词语来确定它读音。
指名学生分句朗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5.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6.分小组开展朗读竞赛,全班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导学生表达清楚完整,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葡萄沟盛产水果第2自然段写葡萄沟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第3自然段主要写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3.教师配乐播放葡萄沟的相关图片,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指名学生交流看过图片后对葡萄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小结并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随机出示本课词语,指名学生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在这些生字的,有没有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日头组词,加强理解。
4.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交流书写要领。
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导:本课生
学生分句朗读第3自然段,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看过图片后对葡萄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生字,交流书写要领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字大部分是左右结构(份、坡、枝、收、城),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写紧凑,另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利”左宽右窄,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迎让。教师范写“枝、利、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
6.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初步欣赏了葡萄沟的景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葡萄沟,去品尝那里的葡萄和葡萄干,认识那里的人民,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认真观察书写
学生自主描红、仿写
师生互动
板
书
设
计
11 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好客 干净 分开
好 干 分
好人 干活 水分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品读课文语言,感受葡萄沟葡萄的多、美、甜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2.大致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仿照文中。葡萄一大串二大串······美丽极了”这句话进行句式练习。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抓住关键句,质疑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指名学生朗读。
4.教师质疑导人作者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葡萄沟寻找答案吧!
二、精读课文,多角度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盛产”的意思。
(3)教师过渡:在各种各样的水果中,人们最喜爱哪一种呢?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对葡萄沟的葡萄和那里的人民有什么了解。
(2)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圈画,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学习“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这
学生互动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句话,抓住“向四面展开、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引导学生想象葡萄枝繁叶茂的样子,相机出示葡萄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葡萄树的多和绿。鼓励学生用“就像”练习说话。
②交流“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从“一大串一大串”中感受葡萄的多,从“红的、白的······淡绿的”中感受葡萄颜色的多和美,相机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通过朗读表现出葡萄的多和美。
③进行句式练习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指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先分别说说各种各样的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学生再次修改自己所写的句子,将句子写得更生动。
④交流对维吾尔族老乡的认识:
师:读了第2自然段,同学们对维吾尔族的老乡们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生:我觉得维吾尔族的老乡热情好客。
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生:课文中写道:“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些葡萄是维吾尔族老乡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他们不但请你吃,还让你吃个够,而且还摘下最甜的,真是太热情好客了。
师:是啊,“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让我们通过图片来看一看吧!(教师出示课本第54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生:我看到维吾尔族老乡和汉族游客坐在葡萄架下,他们有说有笑,一位维吾尔族姑娘端来一盘葡萄,那葡萄又大又红,一定是最甜的。
生:我还看到一位维吾尔族的老爷爷端着盛满葡萄的盘子,好像在说“你们尝尝我们的葡萄沟的葡萄吧,这可是最好吃的。放心吃,保准让你们吃个够”。
师:通过阅读句子,观察图片,我们深深结感受到葡萄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让我们一齐读读这句话,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维吾
学生用“就像”练习说话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通过朗读表现出葡萄的多和美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第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尔族老乡的热情。(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量
后一句话“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让你吃个够”。)
(4)教师小结葡萄沟里的葡萄又多又大又甜,葡萄沟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难怪作者(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过渡:葡萄沟里出产的葡萄还能制成美味的葡萄干,让我们赶紧去看看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吧!
(2)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与同桌交流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3)指名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出示阴房、挂着葡萄的木架子、成品的葡萄干等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4)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葡萄干的样子和味道,练习表达。
(5)教师小结葡萄沟里制出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销往全国各地,让当地维吾尔族老乡的生活越过越好,难怪作者说(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齐读。
4.回归全文,交流收获
(1)教师过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上了葡萄沟吗?说说你们喜欢它的理由。
(2)指名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如:葡萄沟盛产葡萄,葡萄沟里的葡萄又多又甜,景色很美,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干味道美等),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得完整清楚。
(3)教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盛产的水果多、葡萄甜美、景色美丽、人民热情,真是个好地方!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欣赏吧!(教师配乐出示展现葡萄沟的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与同桌交流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葡萄干的样子和味道,练习表达
学生齐读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
师生互动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葡萄沟葡萄的多和甜,更认识了一群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亲自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品品那里的葡萄和葡萄干,欣赏那里特别的景色,更去感受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学生互动
板
书
设
计
11 葡萄沟
出产水果 品种多
葡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味甜
老乡 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教师紧紧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中心句,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葡萄沟究竟好在哪里。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填鸭式地灌输和空洞地说教,而是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亲近文本,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品读、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同时教师考虑到二年级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辅助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真正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让他们体会到葡萄沟的景色美、葡萄多、葡萄甜、人民热情好客,不由自主地发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感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观察想象能力、表达交流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且情感教育水到渠成,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共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质疑导入,示范指导,学习新法,巩固练习,自主识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 黄山奇石表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古诗,质疑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巩固识字,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字词句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