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怎样滚得远 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怎样滚得远 教案第1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怎样滚得远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主题图,直接导入,教学活动方法,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现场指导,全班交流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对角的认识,通过活动,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知道物体滚
    得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
    2、通过经历探究“怎样滚得远”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的意识。
    3、通过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与交流使学生获
    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
    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学生实验过程的调控
    教学准备:平滑的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尺、量角器和实验报告单。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直接导入
    仔细观察图片,有什么发现?(物体都是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省力)那你还能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到学生提出问题:当斜面与地面成多少度角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斜坡与地面成多少度角时,物体滚得远一些呢?揭示课题:《怎么样滚得远》(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方法
    1、同学们猜猜看,当斜面与地面成多少度角时物体滚得远一些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提出角度,并说说选择这个角度的理由,将学生说出的角度有序的排序)
    2、到底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这个问题呢?(实验法)
    怎么做实验呢?接下来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先看一看数学书上第98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1)实验过程要分为几步?
    (2)每一步实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组汇报实验步骤,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的实验步骤。
    提问:第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搭一个斜面)
    师:怎么搭?以斜面与地面成30°角为例,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学生上讲台操作演示,教师指导)
    师:搭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硬纸板无缝隙搭在三角板上面)
    师:刚刚同学们猜想的30°、45°、 60°,这些是属于特殊角,在搭斜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帮助我们。那 70° 55° 75°这些非特殊角呢?我们又该如何搭呢?(利用量角器来搭)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给大家示范一下。(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提问:接下来,第二步我们应该做什么?(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面上)
    师:怎么放?放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每次试验都要放在纸板上的同一位置)为了方便同学们做实验,我在纸板上给同学们画了一根红线,请大家放的时候都放在这条红线上。
    提问:第三步做什么?(将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轻轻松手,放开圆柱形物体,使它自然从斜面滚下)
    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帮我们演示一下第二步和第三步。(学生上讲台操作演示,教师指导)
    第四步做什么呢?(测量圆柱形物体滚动的距离)同学们说说看,我们怎么测呢?(学生汇报测量方法)
    师:为了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我们在圆柱形物体的中间标记一个点,测量所标记的这个点到木板最底端的距离。其实这就是测量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帮我们演示一下。
    师:想想怎样保证我测量的距离是准确的呢?(找垂直,可以利用三角尺帮助我们判断要测量的这条线段是不是垂直线段)为了便于比较数据,统一以cm作为测量单位,四舍五入取整厘米数。
    (6)第5步我们做什么?(把每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到表格中相应位置)
    师: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个角度我们要做3次试验,然后取平均数。
    师: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每做一次实验前,我们都要检查一下我们所撘的斜面。看看斜面是否按要求搭好!
    (7)师:最后我们要做什么?(算出每次试验的平均数)
    师:为什么要取平均数?(让我们的试验数据更准确)为了便于比较数据,请同学们在计算时,四舍五入取整厘米数。
    4、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活动三的表格?你还有什么发现?(没有给大家规定试验的度数)这里要求同学自行取一个自由角度进行试验。为什么要有一个自由角度?(特殊角毕竟有特殊性,选择一个自由角度,能使我的实验数据更准确。)
    你们想取哪个角度呢?学生自由回答。如果有学生说90°,问问看90°行不行?为什么?那我们取的角度应该在哪个范围内?(0°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示范演示,生生合作,自主实验,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回顾反思,评价总结,课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