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0《两种电荷》巩固练习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098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练,共3页。
1.验电器是根据 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
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 电跟核外 总共带的 电荷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 的,对外不显电性。
3.(2016•开封一模)将一些小纸屑放在桌上,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一会儿,然后将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小纸屑 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与头皮摩擦的梳子______使它具有了____________性质。
4.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
5.(2015•湖北中考)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6. 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8. 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将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 )
A.两验电器一定都带正电 B.两验电器一定都带负电
C.两验电器都带同种电荷 D.两验电器带异种电荷
9.(2016•阳谷县一模)用金属棒把带正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起来,B验电器也带正电,这是因为( )
A.A中的正电荷转移到B中 B.B中的质子转移到A中
C.B中的电子转移到A中 D.A中的电子转移到B中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 )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子 C、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D、没有正电荷
11. 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
1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1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陶瓷碗
14.(2015•绵阳中考)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
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
15.(2014秋•东昌区校级期中)有一天小丽用一把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几下后,她发现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了;当梳子离开时,头发丝之间像是充满敌意似的合不拢了。这是为什么呢?请解释一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同种;排斥
【解析】题目考查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答案】正;电子;负;中性
【解析】题目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3.【答案】吸附在塑料梳子上;带了电;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电荷;小纸屑被塑料梳子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答案为:吸附在塑料梳子上;带了电;吸引轻小物体。
4.【答案】摩擦起电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毛刷和衣物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又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毛刷可以吸引灰尘和微小赃物,这是摩擦起电现象的具体应用。
5.【答案】D
【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D。
6.【答案】D
【解析】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可以相互吸引,会出现吸引现象;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时,则因物体为轻小物体,也能出现吸引现象;所以该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7.【答案】A
【解析】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A正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错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1)两个验电器带等量的同种电荷相互接触时,两个都多或都少相同数量的电子,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
(2)两个验电器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时,多余电子和缺少电子的数量相同,多余电子转移到缺少电子的物体上,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都变小到闭合,达到不带电的状态。
9.【答案】C
【解析】A原来带正电,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连接的瞬间,B上带负电的电子转移到A上,使B带上正电荷,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不能自由移动。
11.【答案】A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梳子和头发摩擦,梳子带的负电荷说明梳子得到了电子。
12.【答案】D
【解析】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13.【答案】C
【解析】塑料笔杆、橡胶手套、陶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锈钢尺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14.【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错误;B、据课本可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错误;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即说明吸管带负电,故正确;D、由于吸管带负电,据摩擦起电的特点可知,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故错误;故选C。
15. 【答案与解析】用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梳子与头发带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了;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丝之间合不拢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功率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