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展开1、体会典型的动词与修饰词的表达效果;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3、能在写作中运用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特点,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在写作中呈现精彩的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特点,表达情感。
一、导入:
阅读下面片段: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篇文章的选段吗?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这些大臣们的动作能反应出什么呢?
这些大臣明明没有看到衣服,非要装成有衣服存在一样。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人,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装得有模有样,表现了他们虚伪、狡诈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嘲讽。这个情节也为下文皇帝进行游行大典的情节设置做铺垫。可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二、什么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描述出来。像这种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情感等,这就叫做动作描写。
三、动作描写的作用:
①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等特征。
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动作描写的要求:
1、合理展现动作的过程。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这段话中用了哪些动词?“拿”“伸”“夹”“端”“跟随”“放”“品尝”。你能做出整个动作的过程吗?
调换动作的顺序行不行?
不行,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2、动作描写要个性化。
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等特征,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使动作描写精彩呢?
(1)精心锤炼最准确的动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的《背影》)
这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很准确?
【分析】“探”体现出动作很艰难,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攀”写出月台的很高,“缩”写出了父亲两手够着上面,身体已经悬空了。“微倾”写了父亲身体很胖,很艰难的样子。所有的动词都表现了父亲一定要为“我”买到橘子的心理,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又如: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曹雪芹的《红楼梦》)
这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很准确?表现了刘姥姥什么特点?
【分析】“掸掸”“教”“溜”“蹭”这些动词,表现了刘姥姥谨小慎微,身份的卑微和地位的低下。
(2)用一些修饰词,突出动作的特点。
比较下面两段动作描写的不同:
【选段一】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盯着看,躬着背,踮起脚尖,走到蝴蝶旁,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选段二】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分析】第二段在动词前面多了一些修饰词,表现出了小女孩调皮、天真、可爱的特点。
(3)用修辞等手法,使动作描写更加生动。
例如上面的最后一句“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突出了小女孩蹦蹦跳跳,轻盈、快乐的样子。
又如:
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旋风冲过终点。
【分析】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表现了两个姑娘矫健的身姿,高超的技术。
3、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精彩的动作描写,不仅能体现的人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倾向也会蕴含在其间,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包含着作者的爱憎。看看下面我们熟悉的课文选段。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杨绛的《老王》)
【分析】写出了老王在临死前一天晚上,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艰难。表现了“我”对老王身体状况的震惊,对他的同情,也为下文写“我”的愧怍做铺垫。
五、学生常见错误。
1、不能区分叙述性的语句和描写的区别,以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看下面的例子:
我拎着马桶向倒桶站走去,心想别人一定在嘲笑我,恨不得一下子完成这个天底下最耻辱的任务。
【分析】这个片段描写显然干巴巴的,不能细腻地展现与人物的年龄及情景相吻合的那种羞涩难堪的内心感受,导致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我们应该设身处地详细地描述人物在整个过程中的所做所感所想,以达到真实可感的效果。
修改如下:
我拎着马桶向倒桶站走去,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似乎弄堂里有数不清的眼睛在盯着我,盯着我手上拎着的马桶;似乎有许多熟悉的小朋友在背后指指点点,好像说“嘻,倒马桶,真臭啊!”这时,我把头埋得更低了。虽然走得很快,倒桶站也不远,但不知怎的总是走不到,好像走的是一条漫长的路……
2、动作描写中缺乏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有的同学的动作描写太过于简单化,一句话就带过了,以至于缺乏生动性,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抓住某一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细化动作,延长过程,也可以加上巧妙的修辞,这样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如: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球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的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不料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
【分析】这段把打球的动作充分细化,延长了过程,很自然地就生动形象起来。
3、不善于运用修饰词或修辞手法,只是写出了动作的过程,体现不出来动作的特点。
如:祖母把被子盖在了祖父的身上,然后掖了掖被角,极为小心。
修改如下:
橙红色的阳光下,祖母轻轻地将祖父身上滑落了的被子提起,犹如拿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将其盖在祖父那因病痛折磨而日益消瘦的身体上,动作极其轻缓地掖了掖被角,极为小心,仿佛稍不注意祖父就会像雪融化了似的。
【分析】这段修改文字,综合运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祖母对祖父的爱,一幅令人感动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
六、课堂练习:
1、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 )开被子,从床上( )下来,( )地( )过校服,( )上鞋子,几步( )进卫生间,( )出牙刷,( )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 )了几下,然后,( )下毛巾,在脸上( )了两把,飞快地( )出屋子。
2.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动作描写的片段练习。
(1)某同学放学做值日时的片段。
(2)某老师进教室到开讲前的动作。
(3)某同学买到了一盒特别好吃的冰淇淋,开始吃……
(4)一项体育运动的动作过程。
(5)某种职业的人劳动时的动作。
(6)其他动作描写。
100
200
专题30 写传记-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30 写传记-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传记,传记的基本要求,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想象类作文(一)中心明确、合理想象-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26 想象类作文(一)中心明确、合理想象-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想象类作文及其类型,想象文的素材积累启示,想象文的基本要求,文段举例,学生优秀作文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4 职业奉献类-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24 职业奉献类-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确定中心和选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的描写,分析学生优秀作文,作文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