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2.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B 2.C [第1题,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第2题,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应采取节流措施。]
3.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 )
①大力开发黑龙江、新疆边远地区的荒地种植水稻
②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沿海滨海地区营造防护林
③在华北地区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在准噶尔、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建立“林—草”配套的人工草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B [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所以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土地资源。①不符合因地制宜、保护土地资源的要求。②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③因华北平原缺水,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故推广喷灌、滴灌是可行的好办法。④河套平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不宜建草场。]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D [澳大利亚东部为南北纵列的大分水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水资源丰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和大分水岭的阻挡等,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因此可以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6.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5.D 6.B [第5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A错;后三个阶段人类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B错;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对。第6题,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A错;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C错;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D错。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对。]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抵御风寒能力很强,在国际上被称为“软黄金”。河北清河县是传统棉产区,近年来,靠加工羊绒成为“中国羊绒之都”,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说。但是清河县目前还并非羊绒品牌中心和效益中心,而且产业集群的各个群体间缺乏良好互动,给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阻碍。为此,政府新的发展纲要提出:“在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羊绒制品市场为龙头,巩固提升初加工,全力发展深加工。”据此完成7~9题。
7.清河县成为羊绒之都的优越条件是( )
A.原材料丰富 B.工业基础好
C.科技水平高 D.知名度高
8.(易错题)目前清河拥有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新上羊绒纺织生产线20条,众多相关企业集聚的目的是( )
A.共用当地丰富原料 B.加强交流和协作
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D.分享政府优惠政策
9.清河县羊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可能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B.依托国际品牌,增强竞争实力
C.转移初级环节,全面发展深加工
D.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专业分工
7.B 8.D 9.D [第7题,根据材料,清河县是传统棉产区,原材料没有优势,A项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水平、知名度没有优势,C、D两项错误;该地加工羊绒的企业集聚多,成为羊绒之都的优越条件只有工业基础好,B项正确。第8题,目前清河拥有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新上羊绒纺织生产线20条。众多相关企业的集聚目的是分享政府优惠政策,D项正确;当地原料缺乏,A项错误;产业群体间缺少良好交流和协作,B项错误;产业集聚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项错误。点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材料中有用的信息。第9题,清河县羊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可能的是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专业分工,有利于发展深加工,D项正确;产业结构仍要以羊绒加工为主,A项错误;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增强竞争实力,B项错误;巩固提升初级环节,全面发展深加工,C项错误。]
10.下列环境问题,在农业文明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的有( )
①臭氧层空洞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在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人类为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不得不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土壤质量下降。]
11.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
材料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求。
材料三 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而且使________增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落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反映的是资源分布上的问题;材料二反映的是资源短缺问题;材料三反映的是资源利用上的问题。
[答案] (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2)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同时产生自然灾害。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 ②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 ③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 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资源枯竭等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③作为可以不断循环的水资源,永远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④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争取少利用或不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D 13.A [第12题,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有色金属矿,①错误;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②正确;西北干旱、多风沙、降水少、光照强;西南湿润、纬度低、降水多、光照弱,③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④正确。第13题,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①正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资源枯竭等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②正确;水资源可以不断循环,但不是永远能满足人类的需要,③错误;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合理利用或开发新的替代资源,④错误。]
读我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位置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5.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D 15.C [第14题,北京海淀区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人才集聚,信息高效;政策优惠,吸引大量国外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第15题, 欧美日高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高速交通发达,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条件优越。]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区域图 德国区域图
材料二 经历十年脱胎换骨的巨变,曾经被谓之为郊区的光谷,现已转变为“世界光谷”——集产、学、研、居、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功能核心区。现在的光谷已占据武汉GDP的一半份额,具备了承担武汉未来经济引擎的重任,区域地位显而易见。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素质人群的推动之下,光谷区域价值快速增长,从“中国光谷”到“世界光谷”,光谷已迈向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之路,光谷CBD锋芒尽显。
(1)简要分析武汉光谷形成的区位条件。
(2)甲、乙两地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建立和发展的不同区位条件。
(3)乙地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1)题,武汉光谷具有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政策优惠、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等优势。第(2)题,甲地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乙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第(3)题,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环境优美;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优越;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的优惠)等。
(2)甲地拥有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输,降低了生产成本;乙地的工业区是鲁尔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靠近铁矿产地。
(3)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交通建设;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漫画中的现象多发生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交易”的出现能使,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中图版 (2019)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 (2019)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临港所造陆地主要是天津的,关于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