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
地理第一章 认识区域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章 认识区域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多重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下列关于所划分四类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1.C 2.A [第1题,四类功能区由多个依据划分,既有自然指标也有社会经济指标,故属于多重指标。第2题,四类主体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我国各地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4.“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3.D 4.C [第3题,贵州、湖南、四川三省居民喜食辣是因为当地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第4题,山西人爱吃醋是因为当地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期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据此回答5~6题。
5.某一地区动物的生存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出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6.由夏商时期到春秋时期以后,华北地区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
A.气候由比较湿润变得干燥
B.植被景观由森林变成草原
C.多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恶化
D.海平面明显比现在低
5.A 6.A [第5题,动物、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和气候因素联系密切,区域气候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变化,这体现出区域的整体性。第6题,夏商时期,华北地区有野象生存,而大象的生活习性表明其生存环境应具备热带或亚热带的一些地理特征,因而可以推断当时华北地区气候比较暖湿,而春秋时期以后大象生存地域南移,说明气候变得干燥。]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7~9题。
7.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降水多 B.风力大
C.日照强 D.气温高
8.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
9.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
A.渔业 B.林业
C.种植业 D.牧业
7.B 8.D 9.A [第7题,由题干“风沙满地跑”可知,该地气候的突出特征是风力大。第8题,“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说明这里风力大,降水少,因此房屋坡度较缓;“房子像碉堡”,碉堡除射击孔外,一般不留窗户,说明窗户小。第9题,由材料“光长石头不长草”可知,该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岛屿周围都是海洋,因此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业。]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据此完成10~12题。
10.三大极点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 B.政策优势、历史基础
C.人才优势、资源优势 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
11.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一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D.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2.制约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10.A 11.B 12.B [第10题,“三大极点”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内引外联,地理位置重要;国家在不同时期开发三个区域,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第11题,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发展时期。第12题,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下图为陆地环境与人类关系图。读图,完成13~14题。
阶段Ⅰ 阶段Ⅱ
13.阶段Ⅱ时期( )
A.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是发展的主要自然基础
B.便利的水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成为发展的首选
C.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会形成重要的产业区
D.自然环境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14.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森林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C 14.A [第13题,读图,阶段Ⅱ时期,高楼林立,大气污染严重,说明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不再以农业为主,工业占主要地位。自然环境对产业布局仍有重要影响。第14题,阶段Ⅰ中人类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工业活动少,酸雨危害、全球变暖问题不明显。]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15~16题。
15.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16.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15.C 16.C [第15题,根据材料“‘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可知,鬼城的形成多与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有关,而城市环境污染加剧是大多数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都会出现的城市问题。第16题,结合鬼城指数的概念可知,鬼城指数越低,则城市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7~18题。
① ②
③ ④
17.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18.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17.C 18.B [第17题,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并形成了一些卫星城。四幅图中,图②核心城市未形成,为第一阶段;图③是城镇化过程,人口向城市迁移,为第二阶段;图①形成逆城市化或郊区城市化,人口从城市向外迁移,为第三阶段;图④形成城市体系,区域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为第四阶段,所以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为②③①④。第18题,据图可知,②阶段为离散阶段,对应自给自足式,是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B项正确;①为扩散阶段,对应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A项错误;③为强化阶段,对应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开始形成,C项错误;④为成熟阶段,对应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区域,D项错误,故选B项。]
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宣布破产,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迅速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美国政府提出了7 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中国政府表示,中国愿与其他国家联手应对危机。据此回答19~20题。
19.此现象说明了(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美经济联系加强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欧盟”未受到该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D.“东盟”未受到该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20.我国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企业是 ( )
A.面包厂 B.服装加工业
C.钢铁工业 D.石化工业
19.A 20.A [第19题,根据题目叙述,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迅速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所以体现了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欧盟”“东盟”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C、D项错误;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第20题,我国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企业应该是参与国际经济最少的企业。面包保质期短,布局在靠近市场地区,中国的面包厂主要满足内地需求,所以受到冲击小,而服装加工工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参与全球经济较多,所以受影响大。]
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
2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有( )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C 22.D [第21题,读图,我国西部最初是以资源为主导因素,将来以F为战略导向的相关因素有资源、信息、品牌、科技、人才等,所以F不是原料,A项错误;人才是F的辅助因素,F不是劳动力依托型,B项错误;动力依托型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等,与品牌、信息关系不大,D项错误;只有市场依托型,需要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树立品牌,依靠科技、人才发展,C项正确。第22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是由资源依托型转向市场依托型。读图,二者之间的转变条件不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①错误;据图示关系链条也可以推知不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工业部门,②错误;图中可看到条件是生态保护,所以需要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③正确;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各类产业的保障性条件,④正确。]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河北省香河县地处京津之间,距北京市中心45千米。县政府积极构筑机器人产业港,引进高新机器人产业,2016年有30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签约入驻,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配件等产业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据此完成23~25题。
23.相比河北,我国机器人产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
A.交通运输网络 B.劳动力成本
C.靠近原料产地 D.科研实力
24.促使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向香河县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城市职能
C.市场因素 D.内部交易成本
25.相比京津地区,香河县目前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产业基础好 B.优美的环境
C.生产成本低 D.交通通达度高
23.D 24.B 25.C [第23题,机器人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知识和技术要求很高。与河北相比,京津地区的技术优势明显。第24题,据材料“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可知促使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向香河县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职能。第25题,香河县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远低于京津地区是其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南坡。河谷次生林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呈现一派“大漠水乡”的壮丽图景。受气候和人为干扰,河谷原生植物一度出现退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
(1)描述图示范围内额尔齐斯河水系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说明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原生植物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5分)
[解析] 第(1)题,额尔齐斯河水系分布特点从图中可直接读出。其形成的原因从其水源补给方面分析回答,额尔齐斯河北侧是高大的山脉,冰雪融水和降水多,南侧山地面积小,冰雪融水少。第(2)题,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结合当地气候干旱、水源较少的特点分析回答。
[答案] (1)特点:水系呈不对称的“梳状”分布,北侧支流多,南侧支流少。原因:北侧为高大的阿尔泰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较多,河谷发育,河流众多;南侧山地面积小,汇集流水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支流少。
(2)自然环境: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周边地区风沙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旱灾害更加频繁;社会环境:草场退化,农牧业产量降低且变得不稳定。
2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法国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k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表。
地点
海拔(m)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h)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 975.3
Q
1 111
-8.4
23.3
1.2
42.2
193.7
2 975.7
(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2分)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分)
(4)图中P处地势________(高/低)于Q处;土壤盐分________(高/低)于Q处,请分析原因。(4分)
[解析] 第(1)题,R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点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地1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第(4)题,根据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 (1)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4)高 低 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28.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4分)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2分)
[解析] 第(1)题,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甲地由传统粮食种植业发展为因市场而兴起的城郊农业。第(2)题,从图例中可以看出,阶段一多发展传统工业,阶段二出现了新兴电子工业,并在高等院校分布区聚集,而传统工业则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移动。第(3)题,乙工业区为传统工业区,区位选择考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丙工业区为新兴工业区,区位选择考虑知识和技术、现代化的交通、优美的环境等因素。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有:增加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工业结构得以优化和调整等。
[答案] (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
(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移动、集中,电子工业在西北方向的高校密集区聚集。
(3)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和垂直于盛行风向的远郊,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
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
(4)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美国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于五大湖沿岸,这里集中了汽车所需的数千个零部件工厂。总部设于底特律的福特汽车,早期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许多零部件生产厂整合到自己公司,比如在胭脂河工厂,可以看到从铁矿石到成品车的全过程。20世纪末期,标准化生产的全球化趋势逐步明显,累赘不堪的产业链迫使福特汽车将附属的零部件供应商分离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见下图),成为一个轻快、有弹性的企业。
(1)简述“纵向一体化”模式集聚众多零部件生产厂的优势。(4分)
(2)说明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的优点。(4分)
(3)指出促使“全球化生产网络”成为可能的条件。(4分)
(4)描述福特汽车“全球化生产网络”中供应商的特点。(2分)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分析可知,汽车工业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集中的是和汽车生产有关的零部件工厂,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第(2)题,据图分析,福特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多个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来降低汽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全球化生产网络,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将附属的零部件供应商(附加值小的生产部门)分离出去,成为一个轻快、有弹性的企业,利于企业发展。第(3)题,材料提到“20世纪末期,标准化生产的全球化趋势逐步明显……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因此“全球化生产网络”的产生受全球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的影响;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因此需要交通作为保证条件;各国企业之间合作紧密,需要信息畅通,及时交流信息。第(4)题,据图分析,图中涉及的国家大多集中于欧洲,且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距离近,便于交流协作。
[答案] (1)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全球范围内寻找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零部件,有利于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快速获得零部件,提高生产灵活性;缩减附加值小的生产部门,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3)全球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长距离、大吨位货物的运输费用降低;发达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
(4)分布广;集中于欧洲;主要为发达国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含答案,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3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1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本章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区域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