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展开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
2.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明朝中后期
(1)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①代表人物:王守仁。
②主张:以“致良知”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③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3)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明清之际
(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孔尚任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1.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第二部分 课堂探究
一、
材料一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洼地,雇佣乡民劳动……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
——《中外历史纲要(上)》
依据材料和教材指出这种农业生产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新农作物品种的输入
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和相关副业,商品化趋势增强
材料二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太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do),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纪》
分析手工业领域有何新变化?
17世纪初明朝后期丝织业中产生自由雇佣劳动,工场手工业。
材料三:结合下图与教材知识分析,明清在商业方面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新变化
1、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2、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3、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4、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二、材料一: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材料二: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依据材料分析陆九渊和王阳明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1)世界观:“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认识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发明本心)
(2)世界观: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认识论: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主张“知行合一”
三、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文学创作往往是现实的镜子。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城镇繁荣、思想领域变化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的反映。
课堂总结:
巩固练习:
1.明末马铃薯传入中国,最初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由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筛选、培育。清代中叶中国人口骤增,马铃薯迎来了第一个种植高峰,开始走向平常百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C)。
A.农民注重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B.马铃薯不适合中国人的饮食口味
C.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利于物种流流D.封建国家忽视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2.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的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舢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 )。
A.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С.水陆交通十分发 D.区域贸易逐渐兴起
3.《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C)。
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 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
4.有历史学家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中后期。下列历史现象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依据的是(B )。
A.“一条鞭法”实施后,白银货币普遍流通
B.万历年间,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 1567年,明朝政府允许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D.商帮的出现和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5.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C)
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
C.抨击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
6.“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腿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是(C)A.魔术 B.绘画C.戏剧 D.杂技
7.意大利人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利玛窦将地图上第一条子午线的投影位置移动,把中国放在正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B)。
A.便于观察并了解客观世界B.避免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不满满
C.在学术上不同意欧洲中心论D.当时中国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重点知识总结
明清时期小说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
(1)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4)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6)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设计,共9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