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牛顿第一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0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 牛顿第一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0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展开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核心能力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科学品质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一)新课导入
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新课内容
一、回顾历史
1、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直到伽利略时代才找到了正确答案
2、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利略认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卡尔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介绍:(配合课件演示)
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伽利略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到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阻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现代科技可使物体所受阻力越来越小,使实验越来越趋近于实际情况.
演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牛顿第一定律
1.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意义
(1)指出了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指出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律又叫惯性定律.
4.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1)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5.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演示:在小车上放一方木块,使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突然给小车一个推力,观察到木块会向后倾倒。
解释:
(1)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处于什么状态?(静止)
(2)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分析小车和木块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木块的下部由于摩擦力作用随车前行,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四、讨论
(1)汽车突然开动的时候,乘客会向后倾倒,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汽车突然停止的时候,乘客会向前倾倒,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五、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1.表述:
2.意义
3.惯性
4.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5、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课本p86全部
七、小结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八、视野拓展
牛顿简介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大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系统的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正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除了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外,他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化学实验。
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代表人物
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雅里斯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钻研与处理教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学生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