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1155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1155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1155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合作探究,拓展提高,课堂练习,新知讲解,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11,回答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中心?
3.地球自转周期?
【互动探究】地球自转方向
自 向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
【合作探究】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思考:
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
向着太阳的一面是 ,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
2.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 。
4.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日月星辰的 升 落、一天中物体影子的 的变化( -- -- )。
【拓展提高】晨昏线
1.昼夜交界的线叫什么?
,由夜进入昼的那半叫 ,由昼进入夜的那半叫 。
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吗?一般情况下,晨昏线和经线 。
3.同一经线上时间相同,昼夜情况是否相同?
4.如果两地时间相差1小时,那么经度相差多少度?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是( )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B.一年C.一个月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
A.昼夜长短不同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极昼极夜现象 D.四季变化现象
6、我国东部地区某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为8:00,而西部地区某学校上午上课时间为10:00,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差异B.季节差异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
7.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
8.(1)左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右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E点的经纬度是( ),位于 (东/西)半球, (北/南)半球;
(3)F点的经纬度是( ),位于 (东/西)半球, (北/南)半球;
(4)E、F两点所在纬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9.读“地球昼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与C两点位于白昼的是C点,位于黑夜的是 点;
B点所的时刻是 (清晨/黄昏)
C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 小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公转的特征。
2.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新知讲解】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
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公转轨道形状: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轴总是 的,且空间指向 ,永远指向 。
【拓展提高】明析概念:
太阳直射: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 度。
: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新知讲解】四季的变化
观看动画并填写下表: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 移,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 移。
回归线: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在 ,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 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 移。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在 ,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 位置。此后太阳直射位置 移。太阳直射位置在 和 之间来回移动,因此我们把23.5° N和23.5° S这两条纬线称为 ,23.5° N称为 ,23.5° S称为 。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 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 季( 、 、 月);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 季( 、 、 月);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 季( 、 、 月)和 季( 、 、 月)。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 。
【互动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看视频,完成表格
北半球为例
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 长 短;南半球 短 长。
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 短 长;南半球 长 短。
赤道全年昼夜 ,春分、秋分昼夜 。
冬至-春分-夏至:北半球昼渐 夜渐 ;南半球昼渐 夜渐 。
夏至-秋分-冬至:北半球昼渐 夜渐 ;南半球昼渐 夜渐 。
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 ;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 。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 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 ,66.5° S称为 ,66.5° N称为 。
【拓展提高】太阳高度的变化
(角):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太阳高度被称做 。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在太阳直射点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 ;
(2)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 。
(3)一年中,同一地点, 季正午太阳高度大, 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学以致用】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
思考:
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屋内影子的长度不同呢?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年中房屋内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长度由 变 ;冬至-春分-夏至,影子长度由 变 , 最短,
最长。
结论: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 ;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 ;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 。
【新知讲解】五带的划分
两等量太阳光束照射到球面示意图
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 。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和 带。
完成下表:
【课堂练习】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在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分别是:A ,B , C ,D 。一天正午,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的人们发现不见自己的影子,这一天应该是 月 日。今天,地球所处的位置大约在 。
2. 划分五带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C.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3.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4. 我国南极科考队准备组织一次科考,最好安排在北半球的( )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5~6题。
5.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6.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地球的形状B.昼夜更替C.太阳的东升西落D.四季的变化
7.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寒带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D.d地终年炎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9题。
8.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9.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北京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图示的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节气
(日期)
春分
(3..)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图示
太阳直射
节气
昼夜长短
位置图示
位置描述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全年太阳直射次数
图示
纬度范围
气候特点
有无阳光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学习目标,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小组内相互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考点导航,基础梳理,落实到图,考点突破,典例分析,体系构建,强化联系,体验中考,素能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内容,自学目标,自学重点,自学难点,自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