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力 单元检测卷 三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7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力 单元检测卷 三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7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力 单元检测卷 三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7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练习题
展开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1.D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2.C
3.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O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b、O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b和Nc,则( )
A.Na=Nb=Nc
B.Nb>Na>Nc
C.Nb
3.A
4.如图所示,mgsinθ>Mg,在m上放一小物体时,m仍保持静止,则( )
A.绳子的拉力增大
B.m所受合力变大
C.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4.D
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5.C
6.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6.B
7.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3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则其中一个力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B.一个力只可能有两个分力
C.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压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7.D
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这二力平衡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8. D【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是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
A.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
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9.AC
10.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
A.3 N、4 N、8 N
B.3 N、5 N、4N
C.4 N、7 N、8 N
D.7 N、9 N、16 N
10.BCD
11.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B.fl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C.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
D.f1为静摩擦力,f2为静摩擦力
11.BC
12.图示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根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 (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12.解析:轻绳只能提供拉力,故弹簧N不可能处于压缩状态,选项B错误;当N处于原长时轻绳对a的拉力为零,M一定处于压缩状态,选项C错误.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6分)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右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填A或B).
13.【解析】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力与形变量是成正比的,图象上端出现弯曲是因为拉力过大,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由胡克定律得x=eq \f(F,k),则图线斜率的倒数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eq \f(8 N,8 cm)=100 N/m.精确度高意味着相同拉力下形变量大,相同刻度下最小分度值小,故应选用劲度系数小的弹簧A.
【答案】 拉力过大,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100 N/m A
14.(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
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要尽量短一些
B.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C.橡皮条应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线上
D.弹簧秤的轴线与木板平面平行
(2)该同学在实验报告册中,列出了以下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和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和_____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D(2)C;E;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和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O位置
解析:(1)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要适当长一些,这样便于记录细绳的方向,A错;两根细绳不必等长,且橡皮条也不必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上,BC都错;平行四边形定则要保证三个力在同一水平面内,因此弹簧秤的轴线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保证力在同一水平面内,所以D对。
(2)该实验需记录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并保证合力与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就无法画出两个拉力的方向;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位置,才能保证合力与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三、计算题(共36分,画出必要的图形,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结果和单位。只写结果不结不给分。)
15.(12分)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均重G,用细线悬挂而静止于A、D两点。求:
(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多大?
(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
15.(1)TAB= G,TCD= G
16.(12分)计算下列各图所示的支架中轻杆和轻绳上的力的大小
16.计算下列各图所示的支架中轻杆和轻绳上的力的大小
分析:(1)O点的受力分析如图: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知:
TA= T/ sin = 100 = N
NB=T/ctg = 100 = N
(2)O点的受力分析如图:
由相似三角形可得:
= =
TA= 100 = 150N NB=100 = 200N
(3)O点的受力分析如图: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TA= T=100N NB= 100N = 173N
17.(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
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解:
雨滴下落时受两个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当雨滴达到稳态速度后,加速度为0,二力平衡,用m表示雨滴质量,有
mg-krv = 0,(3分)
(3分)
求得(3分)
v = 1.2m/s (3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3.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O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b、O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b和Nc,则( )
A.Na=Nb=Nc
B.Nb>Na>Nc
C.Nb
4.如图所示,mgsinθ>Mg,在m上放一小物体时,m仍保持静止,则( )
A.绳子的拉力增大
B.m所受合力变大
C.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7.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3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则其中一个力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B.一个力只可能有两个分力
C.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压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这二力平衡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9.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
A.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
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10.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
A.3 N、4 N、8 N
B.3 N、5 N、4N
C.4 N、7 N、8 N
D.7 N、9 N、16 N
11.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B.fl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C.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
D.f1为静摩擦力,f2为静摩擦力
12.图示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根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 (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6分)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右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填A或B).
14.(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
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要尽量短一些
B.为减小实验误差,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C.橡皮条应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线上
D.弹簧秤的轴线与木板平面平行
(2)该同学在实验报告册中,列出了以下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和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和_____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6分,画出必要的图形,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结果和单位。只写结果不结不给分。)
15.(12分)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均重G,用细线悬挂而静止于A、D两点。求:
(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多大?
(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
16.(12分)计算下列各图所示的支架中轻杆和轻绳上的力的大小
17.(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 单元检测卷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答题卡
满分:100分, 时间 : 90分钟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6分)
1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 (1)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12分)
17.(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5. (12分)
2021学年2 摩擦力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摩擦力精品测试题,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与测试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与测试精品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与测试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与测试精品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