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四 小数加、减法计算(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24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四 小数加、减法计算(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24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四 小数加、减法计算(1)(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24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四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键问题1,关键问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编写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位不同的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把整数减小数作为难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 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算式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课教学定位:
基于学生实际情况, 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 而且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 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算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发展运算、分析、推理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本节课关键性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2、如何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联系沟通。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投影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错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出示课题)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所以昨天我做了一次课前调查,这是同学们列的两道竖式:
师:你认为哪道是对的?
师追问:为什么这个2不与5相加,而要与6相加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错例引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为自主探究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关键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出示学习单
小组合作要求:
(1)组长合理分工,在最短时间内让组员将讨论结果内记录在学习单上。
(2)小组汇报时按顺序依次发言。
(3)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预设生):百分位与百分位加,十分位与十分位加,个位与个位加。
(预设生):用计数器来表示算法的。
(预设生):2个一加3个一,6个0.1加2个0.1,5个0.01加0个0.01。
(预设生):用格子图来解释。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个2不与这个5相加,而要与6相加了吗?
(预设生):2表示2个0.1,5表示5个0.01.(同时板书)他们的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师追问: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2不与5相加,而要与6相加吗?
小结:是的,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也就是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我们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练习:判断一下下面哪道竖式是正确的?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判断出来啊!
(预设生):看看小数点对齐了没有。
小结: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师:那么以后再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做到什么?
(预设生):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自主发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快乐。
与整数加法进行比较
1.【关键问题2】如何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联系沟通。
师:相同数位对齐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在哪里听过。
出示课件
小结:在做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减。原来小数加减法与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2.回到课前调查引出小数减法
师:看来同学们,小数加法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请再来看看课前调查中的那一道算式:
师:现在你知道哪道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师: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减?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有什么好窍门?
小结:所以以后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了,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旧的知识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练习巩固
1.
校对时借助课件用计数器演示退位过程。
设计意图:借助开小卡车,调节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巩固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通过演示计数器让学生形象地感知退位过程。
2.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用到小数加减的地方?
师:这是小马虎的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清单,可是清单的右下角被油渍弄脏了看不清了,你们能帮忙算一算吗?先估一估大约是几元?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方框上填上运算符号,然后添上小数点,使竖式成立。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五、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见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传统的教学内容。以下从两方面谈自己对本节课设计的点滴思考:
首先是目标定位。新的课程标准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概念:运算能力。我想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算理算法的分析与理解。在本节课中,我力求紧紧抓住算理,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通过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方法背后的相通之处。这个过程既是总结算法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将算法与算理相统一的过程。
其次是学习方式。面对 “小数加减法”这个学生感觉并不陌生,但又缺乏全面认识的新知识,教师该怎么教?又该教什么呢?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于是 我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第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寻找起点。
我在教学设计之前,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小数加减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存在比较广泛的问题和困惑(这一调研结果在多个班中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学生有认知基础,同时还有思维发展的空间,这样的调查结果更坚定了我的设想。并确定了“通过激活整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从而感悟应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思路。
第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空间。本节课教师没有将学生看做一张白纸,而是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用学生的错例引入,通过学习单在小组自主探究中推进学习。这既是教师对学生认知基础的尊重,也是对每一名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
从实践效果来看,这样的自主探究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地思索“新情况”,我想这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只有每位学生都有了这样的思维历程之后,全班的探究与交流才会有认知的共识、情感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让全体学生都对小数加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我由衷地感到,只要给学生空间, 学生总能创造精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小数加减法练习 教案(表格式),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4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案(表格式),共3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四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基本训练,综合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