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拓展认识负数,了解正,联系实际,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全课总结,拓展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 “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 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看一看,说一说,了解0℃。
师: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美丽的城市,老师带来了三个城市的图片,分别是南京、三亚和哈尔滨,请观察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向北气候差异很大,气温也相差很大。老师收集了这三个城市在同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示三个温度计)你能看出这三个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吗?
师:(先出示南京最低温度)我们先来看一下离我们最近的南京的气温,老师用放大镜来看。(出示放大镜)你知道南京的气温是多少吗?(生:0℃)(如果出现错误,一起认识温度计。)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那么0℃是没有温度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冰水混合物图片,介绍0℃) 板书:0℃
(2)说一说,想一想,体悟临界点。
师:(出示三亚和哈尔滨最低气温)仔细观察温度计,想一想,三亚和哈尔滨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温度计上都是指着20℃的刻度线,这两地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师:那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清楚的区分这两地的温度呢?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写记一记。(初步体会负数的产生)
展示学生的多种记录方法,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记录的方法也很多,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20℃来表示零上20℃,这里的+叫做正号,读作正二十,有时+可以省略。用-20℃表示零下20℃,这里的-叫作负号,读作负二十。
板书: +20℃(20℃) -20℃
引导学生思考:出示三个温度计,想一想,看温度是在零上还是在零下,以什么作标准?
进一步启发:南京的温度是0℃,三亚的温度呢?哈尔滨的温度呢?一个在0 的上面,一个在0 的下面,它们的意思怎么样?(不一样或相反)
2.试一试,读一读,巩固表示法。
(1)猜一猜,感受0℃的作用。
师:出示无刻度的温度计,请你猜一猜,这是多少摄氏度吗?你是怎么想的?(出示5℃)
师:同一个刻度,应该表示同一个温度,为什么可能出现不同结果呢?
生:因为没有确定0℃。
师: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关键要找准0℃的位置。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出示刻度,体会越往上温度就越高,给人感觉越热。零上温度比0℃高。越往下温度越低,给人感觉越冷,零下温度比0℃低。
师:现在你能确定表示的是多少摄氏度吗?(5℃)
(2)出示第二个温度计:师:温度在发生变化了,(温度下降)现在是多少℃了呢?(-5℃)
(3)出示第三个温度计:师:温度还在变化,(温度下降),现在是多少?(15℃)哪个温度更冷?你怎么想?
小结:以0℃为分界点,比0℃高的可以用+多少℃表示,比0℃低的可以用-多少℃表示。
二、拓展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气温是不同的,其实,在我国有的地方,同一天的早晨和中午也存在着很大的温差。(出示课外阅读知识)一个地区的气温,还跟它的地理环境和海拔高度有关。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例2场景图),这是一张海拔高度图,有谁知道什么是海拔高度吗?(所谓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板书:海平面)
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个海拔高度吗?
生: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师:说的真好,我们以海平面为标准,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记作-155米。板书:海平面 -155米
(2)师,你知道我国的最高峰是哪个吗?珠峰的海拔高度比海平面高8844.4米,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学生表达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板书:+8844.4米
(3)用手势表示:如果用一个手来表示海平面(保持不动),另一个手表示吐鲁番盆地的高度,你觉得应该在什么位置?珠峰呢?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在海平面的上面,一个在海平面的下面,它们的意思……(相反)
2.出示两个世界之最,学生读一读,说-1.2米和+11034米表示什么。
小结:以海平面为分界点,比海平面高的可以用+多少米表示,比海平面低的可以用-多少米表示。
3.归纳正数和负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些数,出示:+20 -20 5 -15 -155 +8844.4 +1.2 -11034 0
你能把它们分类吗?你准备分几类?是哪几类?
请学生同桌讨论分类,汇报,揭示负数的概念。
师:你为什么分成三类,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把0单独分为一类?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认识的新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揭题)
出示“你知道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的产生。
三、联系实际,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负数?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说一说。
2.出示电梯:电梯中也有正数和负数,按这里的3表示什么?按-3表示什么呢?
3. 连线:创设情境出示三条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连线,集体交流。追问:为什么这条鱼连-10℃?
4.存折。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这张存折中你能找到我们学过的负数或正数吗?+2500表示什么?-600表示什么?结余有什么变化?
如果我还要再取出550元,存折上会有什么变化?
5.股票。
这张图你见过吗?你能在这里找到我们认识的负数和正数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6.乒乓球
出示4只乒乓球分别和标准重量比较后的记录表
先观察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如果你是裁判员,你会选择哪个球?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拓展知识。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研究负数的什么知识?
2.数轴:(将温度计旋转出示数轴)
(1)如果要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你先确定什么?
(2)1在0的右边(出示),那-1在哪里?理解正数和负数是意义相反的量。
(3)(出示点)这是多少?那-5在哪里呢?
(4)思考:正数和负数分别和0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附板书:
认识负数
+20℃ +8844.4米
0℃ 海拔高度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0℃ -155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自主探索,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