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教案01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教案02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教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锐角正弦的定义。
    2.会求直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值。
    3.会用计算器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正弦定义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
    通过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定义求锐角的正弦值。
    2.难点:探索“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下图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远景图,你能想办法求出旗杆的高度吗?
    学习了本章内容你就能简捷地解决这类问题,本章将介绍锐角三角形函数,它们的本事可大了,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正弦和余弦”。
    教学说明:
    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盲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65°,量出65°角的对边长度和斜边长度,计算:65°角的对边/斜边=_______=_______。
    1.与同桌和邻桌的同学交流,看看你们计算出的比值是否相等。
    2.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
    4.若把65°角换成任意一个锐角α,则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是一个常数呢?
    (二)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α、∠C=∠F=90°,则BC/AB=EF/DE成立吗?请说出你的证明过程。
    通过我们的证明,说明在有一个锐角等于α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
    (三)计算sin30°、sin45°、sin60°的值。
    归纳结论:sin30°=1/2;sin45°=/2;sin60°=/2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特殊角(30°、45°、60°)的正弦值,而对于一般锐角α的正弦值,我们应该如何来计算呢?
    例如:利用计算器计算sin50°的值。
    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sin 5 0,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sin50°的值,
    (五)如果已知正弦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sinα=0.7071,求α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2ndF sin 0 . 7 0 7 1,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α的度数。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见教材相关例1、例2。
    (二)在△ABC中,∠A=45°,∠B=60°,a=2,则b等于( )。
    A.6 B.2 C.3 D.26
    答案:A
    (三)计算sin36°=_____。(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答案:0.5878
    (四)若sinA=0.1234,sinB=0.2135,则A_____B(填<、>、=)
    解析:根据sin30°=1/2,sin45°=/2,sin60°=/2,我们可以发现锐角的度数越大,正弦值越大。
    答案:<
    (五)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
    1.求∠A的正弦sinA。
    2.求∠B的正弦sinB。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B的长,再利用正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1.∠A的对边BC=3,斜边AB=5,于是sinA=3/5
    2.∠B的对边是AC,因此sinB=AC/AB=4/5
    (六)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正弦值( )。
    A.不变化 B.扩大3倍
    C.缩小1/3 D.缩小3倍
    分析:因为各边值都扩大3倍,所以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不变。
    答案:A
    (七)已知:在△ABC中,∠B=45°,∠C=75°,AC=2,求BC的长。
    分析:作△ABC的一条高,把原三角形转化成直角三角形,并注意保留原三角形中的特殊角。
    (八)求sin63°52′41″的值。(精确到0.0001)
    解:先用如下方法将角度单位状态设定为“度”:
    所以sin63°52′41″≈0.8979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首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最后教师作以补充。
    【作业布置】
    教材“习题4.1”中第3、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难点就是对比值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研究:
    (一)讨论角的任意性(从特殊到一般);
    (二)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让学生领悟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固定角,无论直角三角形大小怎么样改变,都影响不到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使学生理解锐角余弦的定义。
    (二)会求直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值。
    (三)会用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余弦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直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一)什么叫做正弦?
    (二)sin30°、sin45°、sin60°的值分别是多少?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α,∠C=∠F=90°,则成立吗?为什么?
    由此可得,在有一个锐角等于α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α的余弦。记作csα。即csα=角α的邻边/斜边。
    从上述探究和证明过程看出,对于任意锐角α,有csα=sin(90°-α),从而有:
    sinα=cs(90°-α)。
    (二)计算cs30°,cs45°,cs60°的值。
    (三)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特殊角(30°、45°、60°)的余弦值,而对于一般锐角α的余弦值,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计算。
    例如,求cs50°角的余弦值,我们可以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cs50°的值。
    (四)如果已知余弦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csα=0.8661,求α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α的度数。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见教材相关例4。
    (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1.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2.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sα13.如果sinα14.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sinα=cs(90°-α)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三)在△ABC中,∠C=90°,若2AC=AB,求∠A的度数及csB的值。
    分析:利用三角形中边的比值关系,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问题,注意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逆向应用。
    (四)计算:
    1.|-|-2sin60°+sin45°·cs45°
    2.cs260°+cs245°+sin30°·sin45°
    (五)用计算器求值(保留四位小数):
    1.sin38°19′;2.cs78°43′16″。
    解:1.按MODE,出现:DEG,按sin,38,“.”,19,“.”,=,显示:0.620007287,则结果为0.6200.
    2.按MODE,出现:DEG,按cs,78,“.”,43,“.”,16,“.”=,显示:0.195584815,则结果为0.1956.
    (六)若sin40°=csα,求α的度数。
    解:∵sin40°=csα
    ∴α=90°-40°=50°
    (七)在Rt△ABC中,∠C=90°,sinB=3/5,求BC/AB的值。
    解:∵sin2B+cs2B=1,∠B为Rt△ABC的内角
    ∴csB==4/5
    即csB=BC/AB=4/5
    (八)正方形网格中,∠AOB如图放置,求cs∠AOB的值。
    解:如图,在OA上取一点E,过点E作EF⊥OB,则EF=2,OF=1,由勾股定理得,OE=。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首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最后教师作以补充。
    【作业布置】
    教材“习题4.1”中第6、7、8题。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都给予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适时导出概念,自然而合理,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若干年后,或许对余弦概念的表达式已经彻底忘记,但对探索概念的过程,创新意识,数学思想,将深深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进一步认识正弦和余弦。
    (二)正弦和余弦的综合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
    经过探索,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一)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是什么?
    (二)正弦和余弦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m)
    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根据题意(如图)
    可知,∠BOD=60°
    OB=OA=OD=2.5m
    ∠AOD=1/2×60°=30°
    ∴OC=OD·cs30°
    =2.5×≈2.165(m)
    ∴AC=2.5-2.165≈0.34(m)
    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约为0.34m。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求下列式子的值。
    (二)在Rt△ABC中,∠C=90°,BC=6,sinA=3/5,求csA。
    (三)如图,在Rt△ABC中,∠C=90°,csA=12/13,AC=10,AB等于多少?sinB呢?
    (四)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BC2=AB·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解:在Rt△ABC中
    sinA=BC/AB
    在Rt△BCD中
    csB=BD/BC
    根据上题中的结论,可知:
    在Rt△ABC中,sinA=csB
    BC/AB=BD/BC
    即:BC2=AB·BD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首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最后教师作以补充。
    【作业布置】
    教材“习题4.1”中第9、10题。
    【教学反思】
    传统教学存在弊端,同时也具有不合理的元素,因此,我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通过情景引导,使学生学会应用知识,通过探究,将学生引向知识深处,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给予每个学生以发展平台,这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的。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精品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精品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1 正弦和余弦精品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1 正弦和余弦精品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小结,升华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4.1 正弦和余弦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