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263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263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263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课题2 氧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2 氧气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具体研究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2.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知道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3.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2.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新课引入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用品?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7天,然而人如果处在无氧环境中,只能维持生命6~7分钟。人从获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教学过程1.氧气的物理性质[讨论]出示一瓶氧气:(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2)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强调]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描述成氧气不溶于水,要注意程度上的区别。[视频播放]氧气的三态变化[方法总结]认识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关注四个方面:一是颜色、气味、状态;二是密度;三是溶解性;四是三态变化。2.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为氧气。[视频播放]补充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思考](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中并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变化?(2)将木炭加热至红热,应怎样放入氧气瓶中?(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回答](1)木炭没有点燃。(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3)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注意](1)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征,木炭等在氧气中燃烧,看到的是“发出白光”,而不是“产生白色火焰”。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可表示为:碳+氧气二氧化碳。(2)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以便使集气瓶中的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至瓶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木炭不能顺利燃烧,甚至很快就熄灭了。[演示]教材P33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硫+氧气二氧化硫[讲解]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会形成酸雨。燃放烟花、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注意](1)硫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2)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3)实验完毕应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盛有硫的燃烧匙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演示]教材P34实验2-4: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另取一根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现象:在空气中,铁丝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提问]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2)火柴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回答](1)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2)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铁丝。(3)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讨论]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回答](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结论]从上面的三个反应来看都是生成了一种物质。像这种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分析]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来表示:A+B…→AB,其特点为“多变一”。[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锌+盐酸→氯化锌+氢气(3)氢气+氧气水(4)氢氧化亚铁+氧气+水→氢氧化铁[答案](1)(3)(4)为化合反应。[讲解](1)(3)(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中都有氧气,我们把这一类反应叫氧化反应。[注意]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包括“氧气”,但“氧”不等同于“氧气”, 还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随着知识的积累,大家就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了。[结论]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举例说明。[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而铁丝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反应。[分析]前面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另外,我们通过对具体反应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题的实验较多,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本课题有丰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可利用此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此外,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讲解或推荐课外阅读。例题展示类型一 氧气的性质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解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易溶于水。类型二 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例2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铁丝在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白色烟雾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小颗粒,产生的是白烟而不是雾(雾是小液滴)。类型三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例3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A.硫+氧气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课后作业一、当堂反馈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C )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 C )A.木炭 B.铁丝C.红磷 D.蜡烛3.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A.硫粉 B.铁丝C.木炭 D.红磷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了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的是( D )A.潜水员潜水时身背氧气瓶B.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C.医院用钢瓶中的氧气急救病人D.炼钢炉中吹入氧气可提高炉温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解析: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C错;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故D错。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D.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解析: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故只有A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7.图2-2-1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B图中螺旋形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2)D图中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炸裂。(3)D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二、课后练习1.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D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具有氧化性解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氧气不能燃烧,C选项错误;B选项描述的是氧气的物理性质。2.(2015·广西南宁)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B )A.氮气 B.氧气C.氢气 D.二氧化碳解析: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3.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A )A.氮气 B.氢气 C.硫黄 D.铁解析:氮气不能在氧气里燃烧;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硫黄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4.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D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必须有氧气参加并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图2-2-2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使反应停止、吸收二氧化硫(答两点)。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集气瓶内水的作用:一是熄灭燃着的硫,使反应停止;二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如图2-2-3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答两点即可):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氧化反应、都与氧气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答出两点,只要合理都正确)。(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红磷与氧气反应后的产物是固体,而其他两者反应后的产物都是气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装置,操作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投影展示,课件展示,布置作业,学生分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