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674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674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67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67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67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变式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练,文件包含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原卷版docx、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材习题1】教材P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见解析。【解析】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 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 (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 ; (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要点点拨】测硬币直径要注意三角板两条直角边与硬币相切,刻度尺上两个刻度之差就等于硬币直径。但要先知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记录测量数据时,要记录分度值下一位。【方法指导】长度测量方法有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属于一般方法,主要学会刻度尺的使用何注意事项,这点在上面知识点扫描栏目已经给出。下面介绍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A.估测法:用目视方法,根据身边熟悉的物体或长度作为标准,估计物体大约的长度。如估测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教室地面的高度。B.累积法:当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刻度尺分度值时,可以把数个相同的长度很小的物体,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物体的个数就得到这个物体的长度。如测金属丝的直径。C.组合法:借助其他测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换为可用刻度尺测量的长度。如测纽扣的直径需要用三角板和直尺配合。D.化曲为直法:用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如在地图上测黄河的长度。E.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便可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如测跑道的长度。F.取样法:对于不方便整体测量的情况,先测“样品”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长度估算出来。如测一捆细铜丝的长度。G.化暗为明:有些待测物体,不是明显地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口处给钢针作上记号,然后再测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教材习题2】教材P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解析】实验器材:刻度尺、自己的脚。设计原理: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实验过程:(1)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L,(2)脚长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H=7L。 【要点点拨】要学会估测,能常识性了解身体一些部位的长度的估测值,用这个估测值去比较自己脚长,腿长,就会得到一个合理的数值。【方法指导】长度的估测方法(1)目测法.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1m,1dm,1cm等长度有较深刻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此种方法快捷方便,但误差较大。(2)手测法.古代人们常用“拃”和”指”来做长度单位。(3)步测法.“一步”是指人们步行时两足尖的距离,因为年龄不同,步伐的大小不一。【教材习题3】教材P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答案】86400s 【解析】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60×1分钟=60×60秒=3600s一天=24小时=24×1小时=24×3600s=86400s 【要点点拨】要知道一天等于多少小时,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一分钟等于多少秒。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指导】常用时间单位的基本关系是:一天=24小时,1 h=60 min,1 min=60 s结合基本换算关系来解决问题。【教材习题4】教材P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答案】见解析。【解析】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要点点拨】1.单摆组成:长绳的长为摆长、铁块为摆动物。2.单摆周期。单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方法指导】紧紧抓住周期的定义,才能更好的理解做一个周期为1 s的摆的方法。【变式题1】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铅笔的长度为 cm。【答案】1mm ,7.50。【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变式题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B.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C. 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D. 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答案】B【解析】A.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没有20mm那么厚,故A不符合实际;B.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约为18cm,宽约为10cm,面积约为180cm2,故B符合实际。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2cm;故D不符合题意。【变式题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econd),符号是s。 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0.1 h=600min B.10 min=600s C.1 h=60 s D.1 0min=360 s【答案】B 【解析】常用时间单位的基本关系是1 h=60 min,1 min=60 s所以 0.1 h=6min ,1 h=3600s ,10min=600 s 所以选项B正确。【变式题4】如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答案】337.5s。【解析】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点拨】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答案】A【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2.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A.1min B.4s C.2s D.0.5s【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答案】D【解析】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
所以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4. 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知道,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应该在0.5m到1m之间,只有选项B符合。5.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读数为( )A.3min37.5s B.3min7.7s C.3.5min37.5s D.3.5min7.5s【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读数等于小盘的分钟数加上大盘的秒数。小盘分钟数是3min.由于小盘的分针超过30s,在大盘里读取的秒数37.5s。所以如图乙所示的机械秒表读数为3min37.5s。所以A项说法正确。6.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学生的身高为1.6 _______;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___;(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_______; (4)你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6 _______ 。【答案】(1)m(2)dm(3)mm(4)s【解析】该题属于估测类问题。解决办法是要求学生知道或者了解一些物体基本的长度和时间;还要知道长度、时间的单位都有哪些,换算关系也要知道的清清楚楚。7.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则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答案】分度值。1mm,2.82。【解析】测量前:一看零刻度;二看量程;三看分度值。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8.如图所示,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___ cm,若圆筒的内径是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____cm,这个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答案】2.91, 1.80, 1mm。 【解析】圆筒的外径就是外圆的直径,圆筒的内径就是内部圆的直径。筒壁的厚度就等于外圆的直径减去内部圆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刻度尺上 两个最小刻度之间的长度。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答案】1mm;2.70【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70cm-1.00cm=2.70cm。10.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答案】(1)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2)刻度尺边缘没有和被测物体的边沿平行;(3)读书时斜视。【解析】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在实际的测量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和量程,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4)记录的测量结果应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组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1节质量原卷版docx、第1节质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节 透镜精练,文件包含第1节透镜原卷版docx、第1节透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5节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5节光的色散原卷版docx、第5节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