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免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免费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相关表述,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学历案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
内容来源: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第一单元
主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14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标相关表述:
1.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但由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一种新的表述形式,因此,教材设计让学生在已知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原理。教材还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计算教学,通过实际情景引出用分数乘法计算的问题,以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折纸、涂色。
三、 学情分析
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上学期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 、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一、 学习过程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
目标
学习
评价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3.增强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1.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知识并汇报。
2.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交流,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3.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
活动一:(1)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的意义。(2)学生尝试画图,并全班交流订正。
活动二:(1)学生列出算式:++或×3阐述列式理由,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方法:把乘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形式进行计算。尝试计算,观察计算过程,(3)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2)列出算式:++或×3阐述列式理由,再次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3)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4)分小组讨论、并汇报。活动四:(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2)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3)小组内讨论化简方法,汇报。
1.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2)组织学生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3)组织学生结合图示列出算式.
(4)引导学生尝试计算
(5)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探究积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总结积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对比优化算法,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做一做第1、2题。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弄清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活动一:(1)观察情境图,交流、汇报自己获取的信息。
(2) 小组讨论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式:数量=单量×数量,并列出算式:12×3,12×和12×,然后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12×和12×的意义及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例2,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题中信息。
2.思考:本题中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目标二: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活动一: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活动二:4学生再次明确学习要点。
3.师生交流:12×3、12×和12×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 计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用这个数与分子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1、 教材第3页“做一做”。
2、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弄清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目标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能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学生读题,交流获取的信息。
2.讨论交流后明确: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用表示。
3.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汇报=的算理。
1.课件出示例3,组织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等于?
目标二:经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其算理。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优化算法:先约分,后求值。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3、 教材第4—5页上面“做一做”。
4、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6、7题。
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二: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其算理。
能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中约分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活动一:学生读题,交流获取的信息。
活动二:讨论交流后明确:求李叔叔每分钟游泳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用×表示。
活动三: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汇报×=的算理。
活动四: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0×=27
总结算里。
1.课件出示例4,组织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等于×=
3.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优化算法:先约分,后求值。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5、 教材第6页上面“做一做”。
6、 小练习册有关练习。
课时安排
第五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目标二:巩固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中约分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活动一:学生完成填空题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学生独立完成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题,同桌互评并再次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1. 课件出示练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1) ++++=( )×( )
(2) ×4== )×( )/( )=( )
(3) Kg的是( )Kg,m的是( )m.
2.引导学生计算分数乘分数的题。
× ×
× ×
3.引导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 m的是多少米?
2) t的是多少?
4.组织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4.学生能解决有关分数实际问的题。
活动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是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5.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有两只船,小船一次可运载货物,大船一次可运载的货物重量是小船的。大船一次可运载多少吨?
6.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解题思路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优化算法:先约分,后求值。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7、 教材第8页上面“做一做”。
8、 小练习册。
课时安排
第六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小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目标二:经历探究分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理解分数乘小数的算理。
目标三: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1.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小数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小数先转化的意义的意义。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并比较两种不同做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理解分数乘小数计算前的转化过程。
(3)引导学生尝试计算2.1×的结果,观察计算过程,明确2.1×的计算方法。
(4)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
活动一:(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求的是: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并小组讨论怎么列算式。
活动二:(1)列出算式:2.1×阐述列式理由,理解分数乘小数数的意义。(分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方法: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或小数转化成分数。尝试计算,观察计算过程,明确:
2.1×=×
2.1× =2.1×0.75
(3)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小数乘分数,先小数转化成分数再算分乘分数,或先分数转化成小数然后算小数乘小数。
活动三:(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
列式理由,理解分数乘小数的意义。(分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活动四:(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
(2)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组内讨论化简方法,汇报: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1、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分数与小数互花,分数数乘法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的知识并汇报。
2、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交流,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3、学生自主探索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
板书
设计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
1.分数乘小数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1×=2.1×0.75=1.515 2.1×=×==1
学习
反思
课后
作业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课时安排
第七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目标二:巩固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中约分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活动一:学生完成填空题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学生独立完成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题,同桌互评并再次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2. 课件出示练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4) ++++=( )×( )
(5) ×4== )×( )/( )=( )
(6) Kg的是( )Kg,m的是( )m.
2.引导学生计算分数乘分数的题。
× ×
× ×
3.引导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3) m的是多少米?
4) t的是多少?
4.组织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4.学生能解决有关分数实际问的题。
4活动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是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5.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有两只船,小船一次可运载货物,大船一次可运载的货物重量是小船的。大船一次可运载多少吨?
6.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解题思路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优化算法:先约分,后求值。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9、 教材第8页上面“做一做”。
10、 小练习册。
课时安排
第八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数乘小数的意义及计算》
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目标二:经历探究分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理解分数乘小数的算理。
目标三: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1.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小数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小数先转化的意义的意义。
(2)组织学生分析帮助理解题意。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并比较两种不同做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理解分数乘小数计算前的转化过程。
(4)引导学生尝试计算2.1×的结果,观察计算过程,明确2.1×的计算方法。
(5)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探究积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讨论2.1×的其他书写方法。
(2)汇报交流。
(3)总结积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对比优化算法。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引导;引导学生质疑并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一:(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求的是: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并小组讨论怎么列算式。
活动二:(1)列出算式:2.1×阐述列式理由,理解分数乘小数数的意义。(分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方法: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或小数转化成分数。尝试计算,观察计算过程,明确:
2.1×=×
2.1× =2.1×0.75
(3)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小数乘分数,先小数转化成分数再算分乘分数,或先分数转化成小数然后算小数乘小数。
活动三:(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
列式理由,理解分数乘小数的意义。(分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活动四:(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
(2)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组内讨论化简方法,汇报: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1、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分数与小数互花,分数数乘法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的知识并汇报。
2、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交流,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3、学生自主探索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
板书
设计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
1.分数乘小数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1×=2.1×0.75=1.515 2.1×=×==1
学习
反思
课后
作业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课时安排
第九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
数
混
合
运
算
目标一: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目标二: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1.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理对于分数的适用。
2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活动一:(1)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四则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
(2) 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四则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25×7×425×7×4=7×(425+25)=2910
0.36×101=0.36×100+1)=36+0.36
=36.36
活动二:学生自学第8页例6、第9页的例6并补充完。
活动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汇报发现的问题。
1. 引入新课:1)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四则运算来学新知做好铺垫
2) 引导学生利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简便计算能力。
25×7+425×7×4 0.36×101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利用例6的三组算式,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4
3.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4.课件出示例七:
5.组织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并行计算。
目标三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进一步增强、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3.学生能顾掌握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是整数的简便方法一样。
活动四: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简便计算。
活动五:学生独立完成简便计算,进行互评并交流分数最后汇报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并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是整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完全相同。
板
书
设
计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是整数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一样的一样用整数的四则运算定律来进行计算是最简便。
(+)×12
=×5× =×12+×12
= =12
学习 反思
课后
作业
11、 教材第9页上面“做一做”。
12、 教材第十页练习二5,6题
课时安排
第十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整
数
乘
法
运
算
定
律
推
广
到
分
数
的
练
习
课
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意义。。
目标二:深刻掌握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乘法。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简便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方法。
2.巩固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的计算。
3.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活动一:学生完成填空题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学生独立完成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题,同桌互评并再次总结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略)
活动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1.课件出示练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1) ××=【()×()】×
(2) (×)×12=()×()+()×()
(3) ×+×=()×【()+()】=【】
(4) ×29-×2=()×【(-())】=()
4. 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分数乘法的题。
1) ××
2) (+)×15
3) ×+×
4) +×23
4.引导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4.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
(1) 一辆小货车可运货t,5辆相同的小货车22次可运多少吨?
(2) 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约L,12个水龙头40分钟浪费多少升水?
4.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计算过程利用的简便方法。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简便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4.学生能自己提出并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题实际问的题。
活动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练习本是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5.组织学生自己提出有关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题并解答。
6.组织学生互评提出问题并解答过程。
板
书
设
计
分数乘法(练习课)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13、 教材第9页上面练习二的有关练习。
14、 小练习册。
课时安排
第十一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分
数
乘
法
的
意
义
的
练
习
课
目标一: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的意义。。
目标二:深刻掌握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乘法。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简便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目标三: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简便方法的进一步探究,深刻理解其算理。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方法。
2.巩固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的计算。
3.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4.学生能自己提出并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题实际问的题。。
活动一:学生计算分乘法的计算题并汇报计算过程
35×=25
0.48×
=0.48×0.41
=0.196
0.14×
=×
=
×6.4
=0.8×6.4
=5.12
活动二:学生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并板演。(略)
活动三: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解题思路。并总结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练习本是上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1.课件出示练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尝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0.48×
0.14× ×6.4
2.引导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3.课件出示几道题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 )×60 ×+ × 25×8
×(15×)×
3. 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计算过程利用的简便方法。
阳光小学六年级有男生24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多12人,阳光小学六年级有女生多少人?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数乘法有关的知识。
6.组织学生自己提出有关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题并解答。
7.组织学生互评提出问题并汇报解答过程。
板
书
设
计
分数乘法的意义(练习课)
35×=25 ×0.48
×6.4 ≈0.41×0.48
=0.8×6.4 ≈0.196
=5.12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15、 教材第9页上面练习二的有关练习。
16、 小练习册。
课时安排
第十二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连
续
求
一
个
数
的
几
分
之
几
是
多
少
的
问
题
例
8
目标一: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目标二: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练习使用图形来分析连乘问题,锻炼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目标三: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增强合作意识。
1.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是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2.学生得到不同的引导方式,不同的解决步骤,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一:(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1)15×13=5
(2)38×16=
活动二:1.学生使用图形分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480×12×14=60(m2)
1.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从图中可以看出红萝卜地面积是大棚面积的18,即12的
480×12×14=60(m2)或12×14×480=60(m2)
3.学生明确区别:第一种做法是先求萝卜地面积,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第二种做法是先求红萝卜地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活动二。(1)学生完成。
( 美术人数×34=( 科技人数)
(科技组的人数)×13=(电脑组的人数)
(2)学生独立完成。36×13×34=9(名)或36×13×34=9(名)
2. 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列式计算。(1)5的13是多少?(2)38的16是多少?
2.探究新课:课件出示例8
1)引导学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图,并回答问题。 (1)从图中你能找出红萝卜地面积与大棚面积的关系吗?
(2)说一说上面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能写出综合算式吗?
(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
3.巩固练习
(1)组织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单位“1”,再填一填。
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34,电脑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13。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板
书
设
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8
(1)15×13=5 38×16=116 36×13×34=9(名)
38×16=116 480×12×14=60(m2)
(3)36×13×34=9(名 12×14×480=60(m2)
==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6页2,3题
课时安排
第十三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求
比
一
个
数
多
(或少)
几
分
之
几
的
数
是
多
少
(例9)
目标一: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目标二: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学写数量关系式。
目标三: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会了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一:(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阅读与理解”部分
(3)用实物展台展示两种画法)
活动二:1.学生使用图形分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方法一:75+75×45=135(次)
方法二:1+45=95。
75×1+45=135(次)
2.学生先自主检验,再汇报交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解法1:21+21×13=28(天)
解法2:21×1+13=28(天)
4.(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交流对题目的理解(2)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学生运用实物展台,介绍数量关系和自己的解题方(3)学生运用实物展台,介绍数量关系和自己的解题方法。
80-80×18=70(分贝)
80×1−18=70(分贝)
学生先自主检验,再汇报交流
3.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说一说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解一:236-236×109118=18(次)
解二:236×1−109118=18(次)
① 学生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
② 得出数量关系。
③ 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④ 回顾与反思。
⑤ 检验。
1.探究新课:课件出示例8
指明解题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1) 组织学生解题的步骤进行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想法。(2)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3)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
(4)组织学生观察线段图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总结归纳。
2.课:(1)组织学生完成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5题(2)引导学生互评,并总结归纳。
3.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做一做”)指明解题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4. 课件出示线段图。组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互评并汇报交流:学生先自主检验,再汇报交流。
5.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6.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两道题的解题方法,小组讨论“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7.引导总结归纳。8.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板
书
设
计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9)
思路一: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75×45=135(次)
思路二: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婴儿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1+45=135(次)
方法一:原来的分贝-降低的分贝=现在的分贝。
80-80×18=70(分贝)
方法二:原来的分贝×现在的分贝是原来的几分之几=现在的分贝。
80×1−18=70(分贝)
解题步骤:阅读与理解 → 分析与解答 → 回顾与反思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6页5,6,7题
课时安排
第十四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整
理
与
复
习
目标一:通过练习总结并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目标二:通过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的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运算的顺序并计算方法。
目标三: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简单的总结并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与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掌握怎样解决分数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分数乘怎样解决法综合运算的解决问题。
活动一:
先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汇报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分数乘法表示的意思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二:
1.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
2. 指名板演并说明计算过程。
3. 再次总结并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
1.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汇报运用的运算定律。
2. 指名板演。
3. 学生比较不同的计算过程。
4. 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活动四:(一)
1. 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2. 汇报收到的信息及求的问题是什么。
3. 独立解答并汇报解题思路。
4. 集体订正。
(二)
1. 学生阅读题理解题意。
2. 独立解决问题。
3. 指名板演并汇报解答过程。
4. 集体订正。
一:组织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
1. 一个数乘分数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2.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二:课件出示计算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5= 2.4×=
×=
三:组织学生用运算定律计算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 ××
2. (+)×15
3. ×+×
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1. 广州平均年日照1608小时,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广州多。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
2. 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槐树是柳树的,槐树有多少颗?
板
书
设
计
整理与复习
×5= 2.4×= 0.9 ×=
×× (+)×15 ×+×
=×× =×15+×15 =×(+)
= =13 =
学习反思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8页1,2,3,4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设计,共1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共5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文件包含2分数乘分数docx、信息窗4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doc、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docx、1认识比doc、1分数乘整数docx、5倒数docx、4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docx、信息窗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docx、信息窗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doc、2按比例分配doc、3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问题doc、1圆的认识docx、相关链接--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docx、3圆的面积docx、2圆的周长docx、信息窗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docx、信息窗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docx、智慧广场--一一列举doc、2一个数除以分数docx、1分数除以整数docx、信息窗2《体检中的百分数》docx、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doc、第2单元可能性docx等2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