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空气 B .真空 C .大地 D .水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 .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 .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 . 敲击水瓶琴D .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A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 .空气不再传声 D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4、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A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C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D .不能通过真空传播5、表中记录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331软木500空气(15℃)340水(常温)1500空气(20℃)343海水(25℃)1531氮气(10℃)343铜(棒)3750氮气(20℃)349铁(棒)5200A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B .介质的温度会影响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D .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氮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不相等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钟不再振动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剧烈了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声音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8、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A .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 B .真空不能传声C .月球上声音传播距离太短 D .月球上人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9、流星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10、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大小跟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A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C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D .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接近350m/s11、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 )A .可说明空气变少,铃声消失B .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C .可说明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 .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2、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A .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B .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C .超声波具用较大的能量D .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二、填空题1、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________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2、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而________却不能传播声音。4、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5、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是我们学习物理常用的方法,我们曾学过的物理量________是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出来的:“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________物理研究方法得出来的。6、如图所示是小兵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他把一个纸筒底部蒙上胶膜,胶膜上贴一小片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兵对着纸筒说话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在月球上,该实验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7、学校运动会赛道上,爱米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奋力冲刺。“加油”声是由同学们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爱米耳中的。冲向终点的爱米相对于看台上的同学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三、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 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2) 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 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4) 如图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2、张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 当张莉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3) 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船和空间实验任务的宇航员带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做实验。请你预测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________(选填“弹开”或“不动”),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3、小明相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朔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2)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最响弱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最好是________,隔声性能最差的是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精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