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275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275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同步练习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精品第2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精品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5页。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下列装置中选取的最佳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①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微向________(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瓶口有________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氧气已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取出,并______(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6.某无毒气体密度远比空气小,而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7.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
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_,Y______。
(2)若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收集完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3)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合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B.t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
C.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0.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最好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A装置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为研究二氧化锰粉末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每次均用3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 mL 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A
2. A [解析] 高锰酸钾为固体,制氧气需要加热,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
3.②④③①⑤⑦⑥
4.(1)酒精灯 水槽 试管
(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下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连续、均匀冒出 大气泡 正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5)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5.C [解析] 取用粉末状药品,应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发生装置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且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验满时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C [解析] 该气体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远比空气小且无毒,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7.(1)试管 集气瓶
(2)②③ 氯酸钾eq \(――→,\s\up7(二氧化锰),\s\d5(加热))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ac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4)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中各物质反应
[解析] (2)在提供的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中,可选择①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也可选择②③制取氧气,但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才能收集。
8. (1)铁架台 (2)高锰酸钾eq \(――→,\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4)将试管倾斜,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用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9.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b为高锰酸钾,a为氯酸钾,所以t1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t2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t3时氯酸钾完全反应,不再分解,故c为氯化钾或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
10.(1)试管 酒精灯
(2)氯酸钾eq \(――→,\s\up7(二氧化锰),\s\d5(加热))氯化钾+氧气 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 C
(3)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①过氧化氢eq \(――→,\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合理即可)
[解析] (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在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小于0.5 g时,随着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收集5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而大于等于0.5 g时,收集5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二氧化锰
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pptx、0203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mp4、23氯酸钾分解制氧气mp4、2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mp4、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mp4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优秀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