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同步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2 做出判断的分支优秀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2 做出判断的分支优秀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新授,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执教班级:高一(1)(2)(3)(4)(5)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通过区分性别计算合适的运动心率,了解分支结构语句,掌握分支结构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
掌握关系型运算符,并运用运算符表达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分支语句工作原理,掌握分支语句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通过使用关系型运算符进行条件判断。
难点:使用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或技术应用
一、导入
男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数-安静心率)×(60%~80%)+安静心率
女最适宜运动心率=(210-年龄数-安静心率)×(60%~80%)+安静心率
以上计算最适宜运动心率的公式是有性别差异的,那么如何修改程序可以实现根据性别给出结果呢?
Ppt展示
学生完成计算
展示学生活动一结果
二、新知新授
一、分支语句
程序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行走向的,可以使用if分支语句实现。
1.基本格式
(1)单分支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2)双分支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A
else:
语句或语句组B
二、关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2 做出判断的分支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2单元 编程计算2.3 周而复始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新知新授,利用while循环解决练习2,调试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2 做出判断的分支优秀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新授,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