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三首》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293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古诗三首寒食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古诗三首寒食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统节日,冬至腊八节,古诗三首,咬文嚼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明悠远,在这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地的风俗文化,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有个“龙抬头”,每逢二月初二的时候……
展示:你的家乡过哪些传统佳节呢?能不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度过的?
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看看诗人的家乡是怎样过节的?
诗中介绍了哪些传统佳节呢?对这些节日,你有怎样的了解,先走进诗里认真朗读吧!
1.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2.边读边思考:诗中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3.你的家乡风俗和诗人描绘的有何异同?
按照老师分配的任务进行诗文朗读,读好字音,读好断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古诗的朗读,分享你的断句成果吧!
读诗的方法:1.读得字正腔圆2.读出节奏3.读出韵律美。
小组展示分享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吧!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知道《寒食》介绍的是“寒食”节。这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也是为了祭祀缅怀祖先的。
照样子展示你理解的诗文意思吧!
诵读三首古诗,进行整体感知,这三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佳节呢?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多种方法速读古诗,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诵读和默写。
侯 章 泣 盈 脉 栖 鸦
你可以进行开火车组词吗?
观察字形,变换形近字加强记忆。
标注读音,变换同音字加强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同桌之间进行背诵检查,然后请同学展示自己的背诵情况。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吃冷食。
读一读《寒食》,思考一下:诗文里说到了哪些风俗?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城里的柳树。汉官: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里的意思吧。
有同学说花开花落,但怎么还会飞呢?第一句中的“飞花”改为“落花”会更好?你怎么看呢?
探究:“汉宫”是指汉代的皇宫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无处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禁烟火为什么还会“传蜡烛”呢?
“五侯”是谁?他们怎么有这样特殊的待遇呢?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释关键词,理解诗中意思。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擢:伸出。素:白皙。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机杼:织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梭子在织布机上的飞速运动。
同时也表现了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突出了织女的勤劳、孤寂、苦闷。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猜一猜这句诗的意思吧。
为什么“终日不成章”?为什么“泣涕零如雨”?联系你知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分析织女这样的原因。
你知道织女苦闷的原因了吗?你觉得诗人对织女的同情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
盈盈:清澈的样子。脉脉:相顾无言的样子。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吧!
“清、浅”二字突出了怎样情感?
可望不可即,咫尺也天涯!
诗词中有大量叠词,请问有什么好处?
迢迢 皎皎 盈盈 脉脉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月亮。
读一读题目,你猜,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了冷露的轻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是倒装句,“鸦栖树”。
“今夜”为什么“人尽望”?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落”换作“在”如何?说说理由。
“落”字新颖妥帖,意境深远,它给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 It's red教课课件ppt,共2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亲之情,十五夜望月,读准字音和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