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关 于 古 代 的 几 种 文 体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是一议论性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 一 物或一种 现象抒发作者感慨。如《爱莲说》。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陋室铭》。
书即书信,古人的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如《答谢中书书》。
苏轼与父亲______、弟弟_______皆以文学名世,世称_______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三苏” 与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___________,即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号________,四川眉山人,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诗现存于世的约340余首。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资料链接: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的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之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文章中说张怀民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的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这篇仅80字的短文真实的记录了苏轼当时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段。
他在遭贬途中怡然自得,一路享受自然风光,人情风物。初贬黄州时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通判杭州时沉浸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远谪岭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食荔枝》;流放海南时仍高歌“枝头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春景》。
苏轼的一生是贬谪的一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bǎ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意:字音、停顿、文言的味道、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致、复杂的情愫。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重点句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重点句二: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重点句三: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重点句四: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本文叙述了何事?六要素分别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尽量用文中词语概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的庭院中赏月。
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月景?请作简要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表现月光的皎洁透明空灵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
表现了月影的摇曳多姿,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这个境界也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
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景物:月光以及竹柏的影子, 清澈的水以及水中的藻荇。
抒情议论的语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 …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潇洒人生
首先,“闲人”指清闲无事的人。 因为自己当时身为闲官, 无公务牵绊,“闲人”有自嘲之意。
第三,“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有志不能施展, “闲人”状失落之态。
其次,“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闲人”含自豪之情。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获人生哲理 谈人生感悟
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小结: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题三)
文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又有自许、得意,表现出作者达观的生活态度。
练习三: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1.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2.“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3.①“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4.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释三家的影响,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转化为审美的机缘。
1、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题一)2、比较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题一)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作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一)《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都写自然景物,但在句式、选材、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写法鉴赏: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在月光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 作者访寺寻友,写月夜美景,然后由眼前景物生发议论,抒写了可以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感,同时又表现出自我排遣内心郁闷的豁达的心胸。2、抓住特征,正侧、动静、虚实结合写景。3、比喻传神,用语精准。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文二篇,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何谓闲人,碧水之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承天寺夜游,问与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