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22 寓言四则综合与测试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22 寓言四则综合与测试教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第2课时,杞人忧天《列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的前两篇寓言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下来的古希腊寓言集。大多可能是伊索本人或同时代的其他人创作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共三百多篇。大多是动物故事,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为人们喜闻乐见。大家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讽刺性、哲理性、劝喻性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1)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的神。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男生和女生分别扮演旁白、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3)用几句话概括情节。
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他依次问了宙斯、赫拉和自己雕像的价钱,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
(4)用几个词语概括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
希望——得意——失望。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赫耳墨斯的遭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自以为了不得的人往往远不如别人。不能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做好自己。
(1)对比助读。对比三“问”的原文和改文,说说原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第一“问”: 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第二“问”: 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三“问”: 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第一“问”颇费心机,先问价众神之王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第二问中忍不住的“笑”将其轻慢之意和窃喜之情展现无遗,第三处“问”增加了“这个”,郑重中酝酿着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我雕像的价格肯定比他们高得多呀!
(2)品议形象。从这三“问”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神?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将赫耳墨斯的自视甚高层层渲染,可见其是一个爱慕虚荣、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神。
(3)说说本寓言的寓意。
要客观评价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不宜妄自尊大。
学用“学法”,自学《蚊子和狮子》。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1)以讲述的方式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用讲述的方式美读课文,留意课文的结构特点,提取主人公事件,准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这则寓言有两段,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揭示寓意。
(2)以标题的形式概括情节,理解寓意。
深入朗读课文。各小组轮读第一段五句话,这五句话每一句写的是一个情节,请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标题。
挑战——战斗——战胜——被俘——叹息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蚊子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
做事不谨慎往往会招致失败;危险往往藏在不经意时,要随时保持警惕。
(3)以对比的方式概括故事,再议寓意。
这个故事写了两场战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场战斗。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
这一强一弱、一胜一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蜘蛛消灭了呢?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骄兵必败。
读寓言,可以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来理解寓意。
(1)演读蚊子的语言,读出蚊子的腔调。
从这腔调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蚊子?
这是一只不畏强敌、自信勇敢、了解敌方弱点和自身长处,但又容易得意忘形的蚊子。
(2)演读蚊子的战斗过程,读出蚊子的情态。
聪明,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容易得意忘形。
(3)补写蚊子的心理活动。
要是我刚才谨慎一点就不会撞上去了!我刚刚打败了最强大的狮子,现在却要被小小的蜘蛛吃掉了,真是冤死了!
(4)说说本寓言的寓意。
勇者胜,骄者败。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聪明勇敢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也会惨败甚至丢掉性命。
这两则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它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呢?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1)小组讨论。 (2)交流明确。
相同点: ①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②白描; ③对比。
不同点: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三问三答展开一个故事,《蚊子和狮子》以蚊子的行踪来展开故事;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③《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结尾出乎意料,造成文意的“突转”,余味悠长。《蚊子和狮子》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题目:请将《蚊子和狮子》中的“败仗”情节以《蚊子和蜘蛛》为题改编成以蚊子和蜘蛛为主角的故事。 提示:可以续写原文,可以删减改变情节,可以补充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改变主人公形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重点字音: 溉汲(ɡàijí)重要句子节奏: 家无井/而出溉汲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将重点词义批注在课文中。
及:待,等到。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居:停留。道:讲述。对:应答,回答。
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读叙述者部分,推荐两名同学分别读丁氏和“闻而传之者”的话。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提示:丁氏:高兴、激动;传播的人:惊奇、吃惊;国人:人云亦云;丁氏回答使者的语气:惊奇、惊骇。
用白话演读人物语言,用讲故事的语气叙述故事。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去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理读故事情节。
开端:宋之丁氏,穿井得人。 发展、高潮: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结局: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呢?
①丁氏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以讹传讹,谣言越传越广。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对待传闻,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杞( ) 坠( ) 躇步( )跐蹈( ) 中伤( ) 舍然( )
朗读课文,自主批注字音
译读课文,自主批注重点词义
其人舍然大喜( )
亦不能有所中伤( )积块耳( )因往晓之( )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古义:告知,开导今义:天刚亮的时候,知道
身亡所寄( )若屈伸呼吸( )
古义:无,没有今义:死,逃跑
古义:人称代词,你今义:好像,如果
日月星宿( )终日在地上行止( )
其人曰( )奈何忧其坏( )
固定句式:奈地坏何(固定句式“奈……何”,意为拿……怎么办)
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崩坠:崩塌,坠落。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无,没有。寄,依附,依托。晓:告知,开导。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四虚:四方。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朗读提示: 杞人:语气忧虑恐惧。 晓之者:语气真诚耐心。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1)故事中的“杞人”和“晓之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将你的评价批注在课文中。
杞人忧天,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庸人自扰。 晓之者忧人,开导杞人,热心诚恳,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
寓意: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而忧虑。 启示:①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我们要增长见识,积累经验。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3)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我认为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请给两则寓言分别续写一个议论性的结尾,揭示寓意。搜集成语故事,课外阅读《中国寓言》。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本课的前两篇寓言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下来的古希腊寓言集。大多可能是伊索本人或同时代的其他人创作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共三百多篇。大多是动物故事,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为人们喜闻乐见。大家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讽刺性、哲理性、劝喻性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1)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的神。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男生和女生分别扮演旁白、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3)用几句话概括情节。
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他依次问了宙斯、赫拉和自己雕像的价钱,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
(4)用几个词语概括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
希望——得意——失望。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赫耳墨斯的遭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自以为了不得的人往往远不如别人。不能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做好自己。
(1)对比助读。对比三“问”的原文和改文,说说原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第一“问”: 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第二“问”: 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三“问”: 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第一“问”颇费心机,先问价众神之王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第二问中忍不住的“笑”将其轻慢之意和窃喜之情展现无遗,第三处“问”增加了“这个”,郑重中酝酿着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我雕像的价格肯定比他们高得多呀!
(2)品议形象。从这三“问”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神?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将赫耳墨斯的自视甚高层层渲染,可见其是一个爱慕虚荣、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神。
(3)说说本寓言的寓意。
要客观评价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不宜妄自尊大。
学用“学法”,自学《蚊子和狮子》。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1)以讲述的方式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用讲述的方式美读课文,留意课文的结构特点,提取主人公事件,准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这则寓言有两段,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揭示寓意。
(2)以标题的形式概括情节,理解寓意。
深入朗读课文。各小组轮读第一段五句话,这五句话每一句写的是一个情节,请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标题。
挑战——战斗——战胜——被俘——叹息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蚊子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
做事不谨慎往往会招致失败;危险往往藏在不经意时,要随时保持警惕。
(3)以对比的方式概括故事,再议寓意。
这个故事写了两场战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场战斗。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
这一强一弱、一胜一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蜘蛛消灭了呢?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骄兵必败。
读寓言,可以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来理解寓意。
(1)演读蚊子的语言,读出蚊子的腔调。
从这腔调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蚊子?
这是一只不畏强敌、自信勇敢、了解敌方弱点和自身长处,但又容易得意忘形的蚊子。
(2)演读蚊子的战斗过程,读出蚊子的情态。
聪明,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容易得意忘形。
(3)补写蚊子的心理活动。
要是我刚才谨慎一点就不会撞上去了!我刚刚打败了最强大的狮子,现在却要被小小的蜘蛛吃掉了,真是冤死了!
(4)说说本寓言的寓意。
勇者胜,骄者败。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聪明勇敢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也会惨败甚至丢掉性命。
这两则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它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呢?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1)小组讨论。 (2)交流明确。
相同点: ①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②白描; ③对比。
不同点: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三问三答展开一个故事,《蚊子和狮子》以蚊子的行踪来展开故事;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③《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结尾出乎意料,造成文意的“突转”,余味悠长。《蚊子和狮子》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题目:请将《蚊子和狮子》中的“败仗”情节以《蚊子和蜘蛛》为题改编成以蚊子和蜘蛛为主角的故事。 提示:可以续写原文,可以删减改变情节,可以补充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改变主人公形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重点字音: 溉汲(ɡàijí)重要句子节奏: 家无井/而出溉汲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将重点词义批注在课文中。
及:待,等到。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居:停留。道:讲述。对:应答,回答。
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读叙述者部分,推荐两名同学分别读丁氏和“闻而传之者”的话。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提示:丁氏:高兴、激动;传播的人:惊奇、吃惊;国人:人云亦云;丁氏回答使者的语气:惊奇、惊骇。
用白话演读人物语言,用讲故事的语气叙述故事。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去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理读故事情节。
开端:宋之丁氏,穿井得人。 发展、高潮: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结局: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呢?
①丁氏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③国人以讹传讹,谣言越传越广。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对待传闻,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杞( ) 坠( ) 躇步( )跐蹈( ) 中伤( ) 舍然( )
朗读课文,自主批注字音
译读课文,自主批注重点词义
其人舍然大喜( )
亦不能有所中伤( )积块耳( )因往晓之( )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古义:告知,开导今义:天刚亮的时候,知道
身亡所寄( )若屈伸呼吸( )
古义:无,没有今义:死,逃跑
古义:人称代词,你今义:好像,如果
日月星宿( )终日在地上行止( )
其人曰( )奈何忧其坏( )
固定句式:奈地坏何(固定句式“奈……何”,意为拿……怎么办)
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崩坠:崩塌,坠落。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无,没有。寄,依附,依托。晓:告知,开导。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四虚:四方。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朗读提示: 杞人:语气忧虑恐惧。 晓之者:语气真诚耐心。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1)故事中的“杞人”和“晓之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将你的评价批注在课文中。
杞人忧天,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庸人自扰。 晓之者忧人,开导杞人,热心诚恳,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
寓意: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而忧虑。 启示:①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我们要增长见识,积累经验。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3)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我认为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请给两则寓言分别续写一个议论性的结尾,揭示寓意。搜集成语故事,课外阅读《中国寓言》。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