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教学展示,课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前预习
1.明确要求
2.课前自主预习
二、教学展示
3.课堂互动探究
4.课堂学以致用
三、课后总结
5.课后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6.课后教学反思
方法指导:
反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语。反语能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素材积累:
安徒生的创作生涯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曾经这样说过。从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终其一生,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安徒生不仅是诗人、 剧作家、 游记作者,多才多艺,还剪得一手好剪纸。在纪念他的博物馆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种图案,有挂在圣诞树上的舞蹈者,有各种花卉和动物,甚至大门上的门徽,也是他的人头剪纸。 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写信给女友说:“我要为下一代创作了。”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认为,在诗歌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子们一点快乐、希望和教益吧?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安徒生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课题
皇帝的新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4.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领会作者讽刺皇帝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过一些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叶君健译。略有改动。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文体知识
童话 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读准字音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骇人听闻(hài)
陛下(bì) 头衔(xián) 爵士(jué) 愚蠢(yú chǔn)
赏赐(cì) 随声附和(hè) 妥当(tuǒ) 御聘(yù pìn)
勋章(xūn) 钦差(qīn)
辨清字形
炫(xuàn)炫耀 碌(lù)忙碌 衔(xián)头衔 袍(pá)袍子
眩(xuàn)眩晕 禄(lù)俸禄 街(jiē)街道 胞(bā)细胞
衙(yá)衙门 抱(bà)拥抱
衍(yǎn)繁衍 苞(bā)花苞
理解词语
滑稽:(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炫耀:显示,夸耀。
妥当:稳妥适当。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呈报:报告(上级)。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精致:精巧细致。
御聘:皇帝请的(人)。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新课导入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想起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小学时,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呢?今天,老师介绍安徒生笔下的一位皇帝给大家认识。这位皇帝酷爱新衣服,这不,他又在换衣服了,这一次可是一件非常神奇的衣服哟,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新课展开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引子:皇帝爱新装成癖。
第二部分(2~4)开端:骗子诱皇帝上钩,织新装。
第三部分(5~23)发展:写皇帝和群臣“看”布料。
第四部分(24~33)高潮:写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第五部分(34~37)结局:一个小孩子揭穿新装的骗局。
2.作者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情?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爱(引子)——织(开端)——看、穿(发展)——游行(高潮、结局)
【品味亮点词语】
1.第①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
作者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总”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
2.皇帝为什么又派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这位官员是否真的“诚实”?
一方面,皇帝想借这个机会考验大臣,看他们是否称职;另一方面,皇帝对这种布料虽然起初有点怀疑,但现在逐渐开始相信了。而就是这个“诚实”的大臣,在皇帝面前扯了大谎,于是这“诚实”也有了嘲讽的意味。
3.第 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中“快乐”都有什么含义?
皇帝为能穿上这美丽、精致的“新衣”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为能鉴别出臣民是否称职、愚蠢而快乐;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保住了自己的官职而快乐;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向皇帝献媚而快乐;而骗子因既赚足了钱,又得到了荣誉,感到快乐。
【感悟精彩句子】
1.第③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心理描写,把愚蠢无知的皇帝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自作聪明的皇帝真以为世上有如此神奇的新装。“马上”表现了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2.第⑧段和第⑩段中老大臣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老大臣为什么要撒谎?
这两段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的自欺欺人,虚伪透顶。老大臣撒谎是因为他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帝。
3.第 段又一次略提百姓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这是骗局的扩展,强调“美丽的布料”受到重视,为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同时也加深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4.“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是反语。这些自以为“高贵”的骑士,实际上是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高贵”来修饰骑士,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
5.“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可以时时暴露各色人物的虚伪嘴脸,提醒读者:这是一件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
6.“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句话写出了皇帝怎样的丑态?
这句描写了皇帝穿“新衣”时的丑态。“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些动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他自欺欺人的心理,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7.“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可以。这句话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实真相却又不愿意表现出是自己的判断,借小孩子之口,既可以表明自己的怀疑,又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得到保护。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皇帝为什么一听骗子对新装的介绍就马上心动了?
因为这衣服不仅漂亮,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它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旦有了这件新装,就可以帮助自己检验他的臣民,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2.皇帝对这件美丽而神奇的新装已是垂涎欲滴了,总想去看新装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请找出能反映皇帝当时心理活动的有关词语,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很想知道——不大自然——无须害怕——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
说明: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又深化了中心思想。
3.这场骗局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孩子总是单纯天真,不会说谎且无所顾忌,直言不讳,会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用这天真的声音来揭穿新装的底细,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4.皇帝知道真相后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继续游行”?
这是对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他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
5.你对皇帝知道真相后还要继续游行的这种行为是怎么看的?
明知道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童话的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虚伪、狡诈和愚蠢的本质,以此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写作方法运用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从整体构思上说,骗子骗局的设计,皇帝及大臣官员乃至百姓的上当受骗,最后演出了一幕皇帝裸体游行的闹剧,体现了极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从局部看,也是如此。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说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是一种极端夸张的手法。写两个骗子大胆而巧妙的骗局,写他们如何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如何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如何用大剪刀在空中裁剪……都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
2.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
课文开头为了突出皇帝爱新装的癖好,作者采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的句式,把皇帝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不喜欢游公园与独爱漂亮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童话最后把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和说谎的皇帝、大臣、百姓们予以对比,突出孩子的天真、率性,以及大人们的虚伪、愚昧。在心理描写方面,作者主要刻画了皇帝、察看织布的老大臣和官员的心理活动,把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以及虚伪分析得非常透彻,符合人物的个性。这样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形象非常有利。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大胆的想象,写一写十年后自己生活的世界,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教
教学反思
1.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如: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等。
2.抓住主线,思路清晰。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紧紧地围绕着“新装”这个主线来构建,“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而且层层深入,层次感很强,既有新意,又有梯度、深度。
3.启发思维,提高能力。文章的学习尊重了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能打开学生思维通道,还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相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交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钥匙,升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了解说真话,特别是在是非颠倒的环境中说真话,是多么需要勇气,又是多么伟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味亮点词语,感悟精彩句子,课堂讨论,拓展延伸,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词梳理,一字多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9 皇帝的新装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词梳理,一字多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