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038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中考复习:教诗与读诗 -课件
展开2017年9月,新入学小学生将使用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24篇,约占课文总数30%。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
越位:对古诗词,讲得过多,研得太深,拓得过度,让学生茫茫然摸不着头脑。
不到位:基础的东西没有做好,比如说字没认清,不会写,读不准确,不顺畅。
以前教诗,恨不得把自己对文本理解能达到的深度,一股脑儿都告诉学生。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一厢情愿,是教师个人的美好愿望,学生不领情。
一、教诗:根据学情,适度解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二、读诗:认真指导,熟读成诵。
音韵:诗句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讲究朗朗上口。
意境:“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形式:或四言,五言,或七言,或长短句,充满形象美,建筑美。
小学课程标准(国语)(1932年) 低年级朗读多于默读;中年级朗读默读各半;高年级默读的时机要较朗读为多。教学朗读,宜注意发音和语调;教学默读,宜注意训练儿童读得正确、迅速而扼要。
“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
二、读诗——认真指导,熟读成诵。
坚决要求:张开嘴,放开声。
想达到准确无误,需要教师的指导。
读准字音:“老字”、“特殊字”、多音字、叠声词。
读准节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读出韵味:把握好轻、重、缓、急。
读出情感:找准感情基调。
一、“老字”从古 通假字、词牌专用字、单音节词中含有旧读音的字,若旧读音的读法仍然被现代汉语规范音保留,仍读旧音。
例如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是通假字,通“现”,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jiàn”。 又如:《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因而读“wú”,不读“wáng”。
例如:《卜算子·咏梅》 读“bǔ”。因为,读“bǔ”的时候有多种意义,其中一项是指“估计、预测”。 又如:《清平乐·村居》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因而“乐”读“yuè”,不读“lè”。
诗词中,有的两个单音节词语连在一起,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例如:妻子、衣裳,在本诗中的“子”“裳”作为单音节词,不能读作轻声,应分别读“zǐ”“cháng”。
有的叠字要单独表示意义,有的起重复强调的作用,而且五律或七律古诗中,各句字数相等,读来有节奏感,如果把叠字读得过轻,就给人少一个字的感觉。因此,叠字一般不读轻声,而要读出该字的本音。
例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都有叠声词。古诗词朗读中,不能像现代汉语把叠词第二个字读成轻声,而应该读成本音。
二、“特殊字”从今 有一些特殊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没有这个旧读音,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节律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现代汉语规范音却未收录这个旧读音,以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
例如“斜”:《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和《过故人庄》“青山郭外斜”的“斜”,按照古代节律,应该押“a”韵,但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依从今天的发音,读 “xié”。
三、多音字从义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误读音辨析中,除了会遇到旧读音的麻烦,我们遇到读音困惑最多的当属多音字。遇到多音字,我们要根据这个字词的意义来判断该读什么音。
例如“为”:王安石《梅花》“为有暗香来”。这里的“为”在本诗中是因为的意思,所以应该读“wèi”,不能读成“wéi”。另外,这首诗中“墙角数枝梅”的“数”也是多音字,指很多枝梅花,因此读“shù”。不读“shǔ”。
又如“剥”:《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有两个读音,只有在“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念“bā”,而此处“剥”正好准确表达此义,因此,这个“剥”就念“bā”,不能读作“bō”。
古诗主要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形式;词、散曲尽管是长短句形式,诗句仍以四言、五言、七言句为主。所以,我们重点探究四言、五言、七言的停顿。
四言诗只有一种句内停顿形式:二二节奏(××/××)。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五言诗基本节奏:二三(××/×××) 后面三言部分有二一节奏或一二节奏。要根据诗句内容、词语间的语法关系来选择如何停顿。 例如:“国破山河在”主语是“山河”,谓语是“在”,其句内停顿即为“山河/在”。
又如“感时花溅泪”,主语是“花”,谓语是“溅泪”,句内停顿为“花/溅泪”。五言诗的两种主要句内停顿形式为:①二一二节奏(××/×/××)②二二一节奏(××/××/×)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又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七言诗的基本节奏:四三节奏。前面四言部分,可以分成二二节奏。后面三言部分可能有两种节奏:二一节奏或一二节奏。同样要根据诗句内容、词语间的语法关系来选择如何停顿。
例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啼”的主语是“子规”,谓语是“啼”,陈述关系在“子规”与“啼”之间,其句内停顿即为“子规/啼”;“过五溪”的动词中心语是“过”,宾语是“五溪”,支配关系在“过”与“五溪”之间,其句内停顿为“过/五溪”。
七言韵句的两种主要句内停顿形式为:①二二二一节奏(××/××/××/×)②二二一二节奏(××/××/×/××)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与词讲究格律合乎韵律,如果能够找准韵字,明确韵脚,把握好语音语调的“轻、重、缓、急”,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读起来也会悦耳动听,琅琅上口。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韵),欲饮琵琶马上催(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韵)。
断与连,句断意连,读出意境拖与顿,领字拖音读出视角抑与扬,诗词末句读出情怀
诗人创作的时候总是饱含深情,我们诵读其作品,也必然要读出情感。 想要读出情感,就要在正确、流畅的基础上,对诗词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感情基调凄凉悲苦,要读出伤感的情绪,不能读得欢快、清脆、跳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读诗——认真指导,熟读成诵。
全诗的感情基调欢快明朗,所以读的时候不应该处理得缓慢低沉。
范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
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韩愈
“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叶圣陶
熟读无非要达到口熟、心熟、意熟的效果。
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有起伏,有变化,达此境界,乃为熟读成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三、用诗: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经典诗文背得滚瓜烂熟,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童子功,是一辈子用得上的文化修养,也是我们能够出口成章最重要的一步。
七律 诗赠母校 小荷初雨不沾尘,摇曳兰庭日日新。瑞鸟频来添秀色,好风相伴送祥粼。潜心书卷才情满,有志家国笃信真。学问精深如刻玉,一分辛苦一分醇。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联意象,通诗词》意象读诗“五步法” 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联意象,通诗词》意象读诗“五步法” 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感主题,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木兰诗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精讲,七年级下册,诗歌主旨,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边塞诗与怀人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边塞诗与怀人诗 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分类按体裁,古体诗,乐府诗,近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边塞征战,羁旅思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