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共7页。
2 花的学校《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散文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以孩子和妈妈说话的口吻,从儿童的思维视角展开了新奇的想象。在雨中绽放的五彩野花,在作者眼里成了一群假日里冲出校门尽情狂欢的孩子。没有开放的花儿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课,它们渴望着下雨,因为下雨了,它们就可以不做功课跑出来游戏了,雨给它们带来了一个迷人的假期。文中一个个奇思妙想,把童真童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温暖美好,令人回味无穷。诗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有新鲜感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灵性的芬芳,值得反复品读。1.会认“荒、笛”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生字,识记本课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品读、感悟、积累,并尝试迁移运用。教学重点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教学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品读、感悟、积累,并尝试迁移运用。1.字词教学对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自主认读,读准字音,再集中进行指导。要求会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字可以归类书写。本课的生字中,“荒”和“裳”是后鼻音,“笛”和“罚”是二声,可以结合词语“荒野”“衣裳”“口笛”“惩罚”等进行认读。多音字“假”可以根据词语意思来确定读音,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读四声,如“请假、放假、病假”等;表示不真实,读三声,如“真假、假话”等。对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难写的或者重点掌握的生字。比如,上下结构的字中,“落”“荒”下边部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罚”“臂”的上边部分要写得扁一些。“狂、假、猜、扬”要写得左窄右宽,“所、够”要写得左右等宽。“舞”字书写时,注意上下比例适当且中间是四竖。2.阅读教学这首散文诗不长,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充满意趣的想象,读着读着,仿佛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联想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学时,抓住有新鲜感的句子词汇,反复吟诵,细细揣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比如抓住阵雨落下时,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可以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做功课的花儿们放假的场景,花孩子们在雨中是怎样穿着各色衣裳冲出来的;还可以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双臂的样子等。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活动,如在情境中想象画面,在倾听中想象画面,联结生活想象画面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散文诗浪漫、充满情趣和遐想的语言表达。3.表达运用关注本文拟人化的表达。主要抓住“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和“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等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走过荒野”“吹着口笛”“互相碰触”“拍着大手”这些短语,思考并发现:在作者眼里,把万物都当作人来写,这样的表达特别有新鲜感有情趣。然后再去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类似的表达,学生自主在文中画出后全班交流。最后通过“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进行拓展运用,可以写一写“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对于有能力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仿写或创作几个段落,鼓励有新鲜感的表达。1.搜集作者泰戈尔及其作品的简介。2.搜集花的图片和视频。3.准备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会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掌握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找出有新鲜感的长句和词语。3.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学校里有教室、有操场、有课桌、有黑板、有乒乓球台……我们在学校里面快乐地学习和玩耍。你们可知道,不仅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它们的学校会是怎样的呢?也会有操场、课桌、教室、乒乓球台这些吗?花儿们在学校里面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想知道花儿的学校的秘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泰戈尔的作品《花的学校》吧!(板书课题:花的学校)2.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哲学家。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主要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课文《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3.拓展课文背景。《新月集》诗歌主要来源于泰戈尔在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新月集》中,诗人时而化身天真可爱的孩子,时而变成温存河山的妈妈,通过儿童新奇活泼的想象和母亲真诚怜爱的话语,把这种爱化作美丽的具体形象,产生了一种震人心魄的魅力。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可配乐。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尤其注意长句的朗读节奏。(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2.在倾听朗读的过程中,将把握不准的长句节奏划出来,试着读一读。注意圈画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尽量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确。3.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4.教师教学本课生字新词。多音字“假”需要重点讲解。“裳”为翘舌音,“衣裳”中的“裳”读轻声。“假”是多音字。在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时,读jià,如“假期”“假日”“假条”;在表示“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假定”等意思时,读jiǎ,如“真假、假扮、假冒、假设”。5.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少写“亡”上的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注意中间是四短竖。狂:左窄长,右宽短,“犭”弯钩弯势不宜太大。罚:“”扁平,下部略宽于上部。假:左窄右宽,右部横撇和捺要协调。互:下横比上横长,撇折的撇和横折的折向左斜。所: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悬针竖。够:左右基本等宽,右部两个“夕”要上下排列。猜:左窄右宽,右部字形狭长,第三横稍长。扬:右边横折折折钩一气呵成,下部略宽。臂:上宽下窄,上下分布合理,“月”撇变竖,字形不宜过宽。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阵雨 荒野 跳舞 狂欢 功课放假 互相 狂风 急急忙忙自然 能够 双臂7.齐读词语,强化记忆。8.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注意有问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一边读一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思考课文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并归纳内容。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第二部分(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下的学校上学,做功课。第三部分(5、6):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冲出来。第四部分(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自己的妈妈扬起双臂的情景。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2.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2.请学生概述本课的内容层次划分,适时指导口语表达。3.过渡:(课件出示花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散文诗。板块二 品味语言,深析文章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边读边品味语言的精妙。句段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远处传来滚滚的轰隆声,沉闷的雷声,在头顶上“咔”的一声巨响。(2)读“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有怎样的体会呢?我仿佛看到了东风在荒野上吹过,吹绿了小草,吹笑了花儿,听到了东风在竹林中吹动竹叶发出唰唰的声音,东风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3)小结: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走过”“吹着”把东风人格化,使东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写出了东风可爱的特点。“润湿”概括了东风的特点。2.品读句子,思考问题。句段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1)朗读这句话,你认为它的新鲜感在哪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花儿快乐生长的情景。(2)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一个“跑”字说明了花儿在雨水的滋润下快速生长的状态。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花儿们在快乐生长的样子。(3)“跑出来”“跳舞”“狂欢”这些词突出了什么?突出了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从“跳舞”这个词中我还能感受到花儿们很快乐。(4)自由交流讨论:你能想象花儿跳舞是怎样的场景吗?(课件出示花儿迎风而动的小短片)二、用轻快活泼的语气朗读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思考“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花儿真的在被罚站。这是作者的想象,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想象成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学生齐声朗读,品味句子的新鲜感,体会童真。句段3: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句段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中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1.为什么“雨一来”,孩子们就“放假了”?因为雨一来,花儿们就争相绽放在地面上。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像放假一样热闹。2.句段4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碰触”“拍着大手”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句中用来写树枝的摇晃和雷云的碰撞,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一场雨后,地上的花朵都争相开了,有紫的,黄的,白的……仿佛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的孩子们,在大地上奔跑。“冲”字写出了花孩子们兴奋的心情。四、学习第四部分(第7~9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感悟。1.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是怎样的场景。星星所住的地方,是辽阔、温暖的天空。说明孩子们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2.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反问句要读出急切的心情。句段5: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句段6: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1)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是要去哪里呢?赶回家寻找自己的妈妈。(2)交流讨论:想一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她在哪里。(课件出示开在各地的紫的、白的、黄的……花朵)五、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新奇的想象。板块三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花的学校童真 母爱2.小结:全诗以“花孩子”来比喻孩子,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纯真的儿童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对无拘无束的课外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赞美了童真和母爱。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花儿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交流讨论之后,用几句话记录下来,并在全班说一说。她们在彩虹的脚下午睡,在溪边梳妆,在山腰和雄鹰戏耍。4.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1)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了舞。(2)蝴蝶一来,他们便欢快地唱起歌。5.拓展阅读《金色花》。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花的学校》是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本文充满想象,意趣十足,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同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和朗读课文的方法,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生动有趣。引领学生在富有个性的朗读中去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感悟语言的温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认识作者,感知泰戈尔的文字,初读感知,突破长句,梳理内容,串联想象,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识字解词,初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主要内容,整体感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 花的学校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