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核心考点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针对训练
1.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柴(1937年创办)。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
A.实现民生幸福B.建立民主共和
C.发展民族经济D.反对帝国主义
2.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关闭。19世纪90年代,武举人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经都察院批准,饬令撤去其功名。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封建地主纷纷从事工商业
B.“实业救国”思潮在我国影响较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D.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核心考点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两次变迁
◆针对训练
3.清末民初,政治变动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中华民国成立后,革除旧习俗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这一时期的人,能看到的景象是( )
A.称呼上司为“老爷”
B.所有男子都留着长辫
C.旗袍和中山装受人青睐
D.女子普遍裹小脚
4.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入
D.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个人作用
核心考点三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针对训练
5.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 )
A.京师同文馆B.燕京大学
C.京师大学堂D.东吴大学
6.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汉阳铁厂
2.利用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出超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右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4.“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革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5.结合下边漫画,可以判断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D.国人爱国热情
6.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下简称《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英雄交响曲》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D.《游击队之歌》
7.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时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区。当时最著名的企业有福州船政局、发昌机器厂等。
材料二 从1912 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总和。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出现在何时。此时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
8.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因素。
(3)19世纪末,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和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的出版机构。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答案
◆针对训练
1-6 DCCABD 1-6 BADDBB
7.(1)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发展的法令等。
(3)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8.(1)从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姻礼俗任意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或既保留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言之有理即可)外部因素: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3)《申报》。商务印书馆。
(4)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任答两点即可)
阶段
原因
阶段特点
共同特点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灭亡
(1)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曲折发展;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出现实业热潮,“短暂的春天”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曲折发展;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3)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民族工业发展再度受挫,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为明显
第二次
辛亥革命以后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成就
原因
洋务运动时期
创办了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20世纪初
建立近代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