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第1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第2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梳理,深入文本,对接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15《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标分析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根据课标的要求和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知识还在积累阶段的现状,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反复的诵读。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能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闻言实词、虚词和文言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重点)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3.学习本文设喻的论证方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难点)二、过程与方法过程1.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2.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3.探讨“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4.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发现问题的能力。方法: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 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 3段较深、较难内容的分析理解)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敢于进逆耳忠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2.“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弘扬积极健康的思想主题,弘扬真善美,反映时代精神,从课文中取得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借鉴意义。一、导入新课[yào]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病逝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那么魏征又是谁呢?二、认识魏征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政治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受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他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因何而劝谏?三、劝谏背景贞观中期,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忘本。一方面是“百姓颇有怨嗟之言”的现实,另一方面是朝野上下如洪水一般的歌功颂德声,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的危机。于是,从贞观十一年(637)3月到 7月,魏征五个月内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谏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其中有一疏被称为“论时政第二疏”——《谏太宗十思疏》四、学习目标1、掌握实词、虚词和文言活用现象、句式特点(重点)2、梳理文段大意,对“十思”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并分析“十思”的核心内容所在(难点)3、赏析魏征的劝谏艺术,思考《谏太宗十思疏》的现实意义五、基础梳理(1)字音求木之长(zhǎng )浚( jùn   )殷(yīn )忧谗(chán )邪黜(chù )恶谬(miù )赏垂拱(gǒng ) 壅(yōng )蔽塞( sè   )源载(  zài )舟(2)字词(1)通假字:①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②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以怒而滥刑 ( 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词:①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本质。)②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今义:尽情)③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④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把它当作”;今义:认为)⑤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4)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貌恭而不心服(名词作状语,貌,表面上;心,在内心)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之下)君人者(名词作动词,做君主,统治)形容词的活用人君当神器之重(形容词作名词,重要的位置)居域中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作名词,邪,奸邪,不正派的人;恶,奸恶小人;形容词使动用法,正,使......端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容词作名词,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不念居安思危(形容词作名词,安,安乐、安逸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则智者尽其谋(形容词作动词,竭尽)能克终者盖寡(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必固其根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喜好)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忧,担心)倒装句虽董之以严刑  (状语后置,“虽以严刑董之”)振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以威怒之”)被动句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动词本身表被动蔽,受蒙蔽)六、深入文本1、魏征说的十思都是什么?分别说了几方面的内容?都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明确:十思: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分析:“一思”“二思”,劝诫太宗戒奢侈,如事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等。“三思”“四思”,劝诫太宗戒骄躁,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五思”“六思”,劝诫太宗不要放任率乐,要勤勉政事,不要怠惰。“七思”“八思”,劝诫太宗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要听信谗言,以致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九思”“十思”,劝诫太宗要赏罚分明,不要因个人喜怒而滥赏乱罚。2、魏征劝谏之后,唐太宗采纳他的意见了吗?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3、魏征的进谏太宗大都接纳了,这是为什么呢?明确:1:尽臣子之责,谦恭诚挚。他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时政。在进谏时,他言辞恳切,极尽忠诚。他的“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充满对太宗自悟的期待;“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语重心长,又切中要害,令人警醒。而他的“十思”之见更是句句坦诚,字字惊心。2:魏征遇上了英明的君主——唐太宗。伯乐还需要千里马,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所以对于魏征的进谏大都能够虚心接受。3:显谏臣之智,委婉得体。说理透彻,语言简练而生动。正反论述、前后对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了他“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七、提升思考(小组讨论)《谏太宗十思疏》在当今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八、对接高考(课堂练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驲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已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选自《新唐书•魏征传》)问:分析魏征的人物形象。明确:1.极具才华。他精通书史术数,李密接到元宝藏的来信,常常称赞,后来得知是魏征所写,赶快召见他。2.魏征眼光过人。他给当时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危险。3.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的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早些听从他的意见。4.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法律,却能以情理来处理案件,大家都心悦诚服。虽然他身居高位,住宅却连正寝都没有,还是皇帝用建自己小殿的木材为他建造了正寝。九、作业布置给魏征写一个不少于 100字的颁奖词。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练,课外拓展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 * 答司马谏议书)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 * 答司马谏议书)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进课堂,合作探究,语言揣摩,总结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