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物质的制备(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3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物质的制备(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36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物质的制备(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36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物质的制备(一)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物质的制备(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观察实验装置图,答复以下问题,制取肥皂的实验有以下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答复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中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响。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提高制取乙醛时的乙醇转化率, 利用如以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制取乙醛, 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1)该实验常对试管甲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立即呈红热状态。假设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率,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①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鼓气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产物除用水吸收外,还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沸点为78 ℃),B处为螺旋状的细铜丝。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或区域)有(填仪器或区域的代号A~F)____________;
(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B处反响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按照图示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局部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请答复以下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响,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响还能否继续进行?________,原受热局部的铜丝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观察实验装置图,答复以下问题:
〔1〕甲装置通入空气的导气管插入乙醇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用揉乱的铜丝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化学反响反响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响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假设有23 g乙醇发生反响,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的
体积是____________。
〔4〕该反响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实现:取一束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变黑,趁热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又变红;如此反复屡次即可。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比拟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用到的药品甲为________,装置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
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见下表:
请答复以下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枯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反响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请写出标示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D中别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假设将其净化提纯,常先参加无水氯化钙,别离出__________;再参加__________(此空从以下选项中选择①碱石灰、②生石灰、③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洁的乙酸乙酯。
8.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1)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2)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反响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球形枯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
①按我选择的装置仪器,在试管中先参加2mL浓硫酸,缓缓参加3mL乙醇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参加2mL冰醋酸;
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在试管B中参加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
④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
⑤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你认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讨论:
①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试管B中别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1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参加三聚氰胺,使
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以下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 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氮气,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 g,C增重1.32 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 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制取肥皂的实验有以下步骤:
①在一个枯燥的蒸发皿中参加植物油8 mL、乙醇8 mL、氢氧化钠溶液4 mL;
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
③继续加热,直到皂化反响完成;
④把盛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等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20 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参加25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⑤用纱布滤出固体物质,弃去滤液。把固体物质挤于、压成条状、晾干,即得肥皂。
答复以下问题:
(1)在制肥皂时参加乙醇是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皂化反响已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操作④中参加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用蒸发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用水蒸气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中参加反响
(2)
(3)受热局部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参加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由实验装置图分析可知,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响物。乙醇蒸气来源于装置C(加热乙醇易挥发),氧气来源于装置A(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答案:(1)水浴加热(70~80 ℃) ;加快乙醇汽化的速率
(2)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响 ②控制甲装置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3)将试管丁直接浸在冰水中冷却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乙醇催化的反响特点(放热反响)、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产物收集方法等。
3.答案:(1)ABF (2)制取氧气;冷凝得到乙醛液体
(3)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实验的目的——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化学反响原理——;实验仪器装置的作用——加热A产生乙醇蒸气、乙醇蒸气与氧气混合通过B催化氧化、C处检验有水蒸气生成、D除去水蒸气、E冷凝得到乙醛液体、加热F得到氧气。
4.答案:(1)
(2)受热局部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温度
(3)能;仍可看到原受热局部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的现象;因为醇的催化氧化反响是放热反响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乙醇催化氧化反响的原理和实验现象。
5.答案:〔1〕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
〔2〕有利于气体流通,并增加反响接触面积
〔3〕;4;26.7 L
〔4〕,
解析:促进乙醇催化氧化反响的措施:获得平稳的乙醇气流(热水浴加热)、控制空气的流量(观察试管中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增大铜的外表积(铜丝揉乱)等。
由乙醇催化氧化反响的方程式为可知:
反响中氧气中氧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所以得到 4,
假设有23 g乙醇发生反响,那么,
所以消耗的氧气为,那么空气的量为。
6.答案:(1)乙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乙酸蒸气
(3)有白色沉淀生成
(4)酸性:乙酸>碳酸>硅酸
解析: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等都能反响。
7.答案:(1)酸的作用(与醋酸钠反响生成醋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2)冷凝和防止倒吸
(3)
(4)乙醇;③
解析:①此题选用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响原理是无水醋酸钠与浓硫酸反响产生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浓硫酸既起酸的作用(与醋酸钠反响生成醋酸),又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②根据酯化反响原理,乙酸分子中的羟基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假设用同位素示踪法来确定反响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应选用与乙醇反响。
③根据题给信息,无水氯化钙能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先将乙醇别离除去;再参加无水硫酸钠(碱石灰和生石灰能促进乙酸乙酯溶解),与水形成结晶硫酸钠而除去水;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洁的乙酸乙酯。
8.答案:(2);催化剂和吸水剂
(3)乙;防止倒吸
(4)实验步骤①中没有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先参加乙醇,再缓缓参加浓硫酸
(5) ①溶解除去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②分液
9.答案:(1)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AD
(3)吸收未反响的氧气
(4)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5)
解析: 三聚氰胺的物质的量=1.26 g÷126=0.01 ml,
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54 g÷18×2=0.06 ml,
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1.32 g÷44=0.03 ml,
含氮原子的物质的量=0.672 L ÷22.4×2=0.06 ml,
分子式为。
10.答案:(1)植物油、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乙醇混溶,参加乙醇可使植物油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反响的进行
(2)取反响液,滴入热水中,假设液面上无油滴,那么说明水解已完成
(3)盐析,使肥皂析出
(4)
(5)坩埚钳
(6)受热均匀,温度便于控制,不易产生结焦现象
解析:植物油(油脂)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响,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为胶体,参加食盐能使硬脂酸钠在水解液的上层析出。在制取肥皂时参加乙醇,其目的是为了使油脂和水在乙醇中充分混合。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水〔℃〕
34.7
78.5
118
77.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05物质的制备 第1课时,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8讲 物质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检测),文件包含第30讲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检测解析版docx、第30讲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检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常见物质的制备专项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