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习题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③④,答案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日照】如图,已知AB=8 cm,BD=3 cm,C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为(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 cm,BC=2 cm,则MC的长是( )A.2 cm B.3 cm C.4 cm D.6 cm
【2021•昆明二中月考】已知线段AB=10 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 cm,若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 )A.7 cm B.3 cmC.7 cm或3 cm D.5 cm
【点拨】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①.由题可知AM=MB=5 cm,CN=NB=2 cm,所以MN=MB-NB=5-2=3(cm).(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由题可知AM=MB=5 cm,BN=CN=2 cm,所以MN=MB+BN=5+2=7(cm).
【2020•凉山州】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AB=12 cm,则线段BD的长为( )A.10 cm B.8 cmC.10 cm 或8 cm D.2 cm 或4 cm
(1)如图所示,线段AB=4,点O是线段AB上一点,C,D分别是线段OA,OB的中点,小明据此很轻松地求得CD=2.你知道小明是怎样求出来的吗?
(2)小明在反思过程中突发奇想:若点O运动到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原有的结论“CD=2”是否仍然成立?请帮小明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解:当点O运动到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原有的结论“CD=2”仍然成立,如图所示.
【点拨】第一种情形CD=OC+OD,第二种情形CD=OC-OD,两种情形都是整体求出“OC+OD”或“OC-OD”的值,而不是分别求出OC,OD的值,用这种方法解题有一定的技巧性,也有一定的难度.
【2021•重庆渝中区模拟】如图,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P是MN的中点,PC=2 cm,求MN的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学习新知,叠合法,合作探究,②若端点B落在AD内,⑤若端点B落在CD外,练一练,M是线段AB的中点,不具有,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直线公理,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的表示,直线AB或直线BA,直线l,线段的表示,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4.2 直线、射线、线段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叠合法,度量法,1度量法,2叠合法,尺规作图,叠合法结论,a+b,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