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3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诗歌共4节,前三节格式相似,每节共3句话:第一句讲孩子被成人世界惊扰后的不开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转念之后的喜悦。每一节的第一句连接着上一节的结尾,内容环环相扣,与题目“一个接一个”相契合。最后一节诗中孩子天真的发问,使诗歌更富有童趣,引发小读者们的情感共鸣。
本首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通过与生活的对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首儿童诗需要两节课来完成讲授,我上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讲授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正确地读文、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能是有老师们在后面听课,部分学生放不开,稍有些紧张。但是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作为讲课的教师——我,可以说是内心澎湃,不自觉地跟打了鸡血似的,整节课下来还算顺利,但还是与我上课之前所设想的课堂有些出入,尤其是课后,听了其它语文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我才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1.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课堂上,我穿的大衣没有扣扣子,这很影响教师干脆利落的形象。
2.虽然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就应该整体把握。这节课,我在识字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课文的读不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牵着学生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找答案。
3.这节课,我重点讲了两个生字:各、这。对于已经上过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教师完全可以重点讲解一个生字,另外一个生字交给学生自己来学习。对于学生生字的书写,我没有及时地评价、反馈,只是交由同桌来互相检查评价。
4.整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不够,形式单一,教师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我对课文的朗读把握不到位,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真的是急需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5.整节课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在识字上用时过多,生字书写上抓了两个字重点来讲,学生的读很少,这就跟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读书声、学生应该站在课堂中央相违背的。最后在课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结束了,学生只能跟着我走,最终,又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机械式的课堂。
虽然这节课已经讲过很长时间了,但老师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我还是记忆犹新。我们都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发现不了问题所在,但是当别人说出来之后,便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阵地,作为阵地整体方向的掌舵者,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知识来提高自己,并深入学生真正地了解学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本课教学内容我一改从前的课时安排,仅用了一节半课时左右,两个早自习读的练习。半节课讲文理解拓展,半节课字词的书写和运用。效果较好。
优点之处:
1.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2.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3.字词的理解和读法感悟情感,“正”“哎”“但是”三处的读法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当时的情感。
不足之处:
个人认为本次课相较于其他课是比较好的,但是不足之处是字词的巧记部分没有详讲,可能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来说,要求识记的字词掌握不太牢固。
整改措施:
在练习课时,根据优化设计的题来,复习巩固一下识记字词的方法。
3 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3个生字,学会“过、各、种、样、伙、伴、这”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当你们玩游戏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被爸爸妈妈喊回家,你们是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2.原来你们都不喜欢被别人打断啊。可是,有一个人却和你们的感受不一样哦。她是怎么想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新课文《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踩影子、做梦、跳房子、上课)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出示课文图片,结合第一节内容,了解课文内容。
①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玩什么游戏?(踩影子)
②当她玩游戏的时候,大人说了什么?让学生画出文中大人说的话。(“快回家睡觉!”)
③这时候,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这句话要怎么读呢?(指名学生朗读,指导读出无奈的感情)
(3)出示最后一句,指名学生朗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说一说:你也是这样想的吗?你睡着后,会做哪些梦呢?
(4)全班齐读第一小节。
4.学生分组学习第二、三小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读小节内容。
(2)小组同学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①学习朗读下面的句子。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②读一读书中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让学生说一说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为什么?
(3)前三段开始“正”字说明了什么?(孩子正高兴着)
(4)前三段的“唉”说明了什么?(孩子还不进行,却要终止现在的行为,心理不高兴)
(5)从“不过”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孩子非常积极、乐观)
(6)教师总结:虽然当我们正做着有趣的事情的时候被打断,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下一件事情中找到令我们开心的地方。就像书中的小朋友说的那样,回家睡觉了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上课了能听老师讲很快乐很有趣的故事。
5.学习最后一节。
(1)谁愿意来读一读最后一节?(学生自由举手读)
(2)“我”是怎么想的?谁和文中的小朋友的想法一样啊?
(3)你觉得她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4)阅读最后一段,你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还具有什么样的心性?(好奇心强)
6.全班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个接一个》
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
做好梦—起床上学—见到小伙伴
玩跳房子—上课了—听老师讲故事
一个接一个有趣的事情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接近,所以学生能很快的从中体会孩子的心情,同时和孩子实际相结合,更能教育孩子在今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让他们感悟出孩子的情感变化。
3.一个接一个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 )=梦 羊+( )=样
中+( )=种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
“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第三小节。
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 一个接一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 一个接一个教案设计,共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 一个接一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3 一个接一个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人之初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人之初教案,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