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果一个人在冰面上散步,当冰面快要破裂时,他采取的自救方法最恰当的是( )A.马上站立不动 B.马上抬起一只脚不动 C.快速跑向安全区 D.趴下平躺爬向安全区2.有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在将该木块挖成“空心”的,然后再放在水面上,木块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挖成“空心”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B.挖成“空心”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小C.挖成“空心”后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C.水坝下部比上部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5.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6.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B.乙液体的密度较小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7.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8.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B.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D.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天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9.我们周围的大气对你正在使用的试卷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于( )A.12 N B.120 N C.1.2×103 N D.1.2×104 N10.“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B.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C.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11.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用外力F缓慢将A压入其中,h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F浮和h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1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将三个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小球,分别沉入三个容器的底部,当小球静止时,容器受到小球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如图所示,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甲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容器中,则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15.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时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若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则潜水员在水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在广口瓶塞上有两个孔,一孔插入一根细长玻璃管,另一孔插入一根短玻璃管,并通过一段橡胶管与一个针筒相连,现将长玻璃管一端插入盛水的水槽中,随着针筒向外抽,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1)要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必须控制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的________相等,由上述实验可知:液体内部某一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________的.(2)不增加器材,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18.1654年,马德堡市长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实验中,他们把两个铜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再把水全部抽出,此时球内接近____________,周围的________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2)如图,某校同学用底面积为500 cm2的平底压力锅代替铜半球模拟上述实验,在山底比在山顶拉开锅的最小拉力要________(山底与山顶气温相同).在山底,当锅两边受到的拉力均为4 000 N时,锅恰好被拉开,此时锅内空气的压强为________Pa.(大气压取105 Pa)三、解答题(22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49分)19.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为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__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甲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________(填序号).(2)为了探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比较序号________、________、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________.②比较序号a、b的两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________关.③图中C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此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小明利用18 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 mL的量筒和400 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 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 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ρ水=1.0×103kg/m3) (3)小明的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22.如图甲所示是南京市的新景点——江面上的步行桥,人称“南京眼”,该桥总长约800 m,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图乙所示是一辆四轮观光游览车.(1)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 20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 N/kg)(2)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 cm2,人的总重为8 000 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大? 23.如图所示,正方体A的棱长为10 cm,在它的上面放一个重为2 N的物体B,此时正方体A恰好没入水中,已知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正方体A受到浮力的大小.(2)正方体A的密度.
答案一、1.D2.B 点拨:木块始终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挖成“空心”后质量减小,重力减小,浮力减小.3.C4.C 点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所处深度较深,压强大,因而下部要修得较宽厚才能承受较大的压强.5.D6.A 点拨: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而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小.7.C8.B 点拨:鱼类体内有鳔, 鳔内充气使得鱼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而上浮,排气体积减小,使得浮力减小而下沉,浮沉的方法与潜水艇不同.9.D 点拨:用刻度尺实际测量试卷的长和宽,然后根据大气压的值进行推算.10.B11.C 点拨:浸没之前,浮力渐渐变大,且F浮与h成正比,浸没之后,浮力大小不变.12.C 点拨:丙容器中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则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所以丙容器液面最高.二、13.压强;大气压14.1;甲 点拨: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倒入相同的容器,深度相同,由液体压强特点可知,密度大的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大.15.增大;不变16.水从长玻璃管口上端喷出;抽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到瓶内 17.(1)深度;相等 (2)深度 18.(1)真空;大气压 (2)大;20 000点拨:要用4 000 N的力才能将其拉开,表明内外的压强差Δp===8×104 Pa,则内部的压强为105 Pa-8×104 Pa=20 000 Pa.三、19.(1)刻度尺 (2)0.625;1.2×105 Pa (3)B(4)测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点拨:(2)活塞的横截面积S===0.625 cm2,大气压p===1.2×105 Pa.(3)漏气和空气没有排尽会使得测量的大气压偏小,而摩擦力使得拉力增大,结果偏大,读数误差会偏大或偏小,不能确定.(4)取下橡皮帽,活塞两侧都有大气压,没有压强差,是摩擦力阻碍其运动,拉动时测量的是摩擦力.20.(1)4 (2)①a;d;大;②无;③1(3)没有保持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21.(1)250 mL的量筒 (2)重心偏高;7.2;0.8×103 kg/m3 (3)B点拨:(2)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18 cm-10.8 cm=7.2 cm.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h液=9 cm,密度计始终漂浮,F浮=G,两次的浮力相等,则有ρ水Sh水g=ρ液Sh液g,ρ水×7.2 cm=ρ液×9 cm,ρ液=0.8×103 kg/m3.(3)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密度时,浮力相等,密度变化一定,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一定,由ΔV=Sl可知,要增大刻度的距离,则要减小密度计的横截面积.22.解:(1)G1=mg=1 200 kg×10 N/kg=12 000 N.(2)p=====2.5×105 Pa.23.解:(1)正方体A浸没在水中,V排=V=(0.1 m)3=0.001 m3,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ρ水V排g=1.0×103 kg/m3×0.001 m3×10 N/kg=10 N.(2)A和B一起处于漂浮状态,所以GA=F浮-GB=10 N-2 N=8 N,正方体A的质量mA===0.8 kg,正方体A的密度ρA===0.8×103 kg/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达标检测卷:第十章达标检测卷,共10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