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金属化合物的应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50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金属化合物的应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50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金属化合物的应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350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金属化合物的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金属化合物的应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1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以下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________溶液,A中应预先参加的药品是________。A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将止水夹a________(填“翻开〞或“关闭〞)。
(3)简述生成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翻开b处止水夹,放入一局部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的反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固体中混有的:试剂_________,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响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参加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到达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
答复以下问题:
(1)钠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响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__。
3.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以下图所示的关系,答复以下问题。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__,E为________________,F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响⑧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响④、⑤的离子方程式。
⑧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
写出上述序号所表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2〕
写出上述序号①②③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④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过量:;
少量:;
③;
④。
5.向20mL某浓度的溶液中滴加2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的质量(g)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下图,试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沉淀是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2〕.反响至A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
〔3〕.图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
〔4〕.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
〔5〕.O点到B点反响的总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参加2ml·L-1的盐酸,所参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以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参加4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3)混合物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7.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答复以下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的溶液。在溶液中需参加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 溶液,参加几滴氯水,再参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 溶液中先参加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参加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该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其他化学试剂进行如下操作,得到了铁红、和金属Cu,试答复以下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响B—D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响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2ml 参加反响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ml,向溶液D中滴加KSCN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E的焰色反响呈黄色,那么溶液H是__________;反响D→E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参加NaOH的物质的量(m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l)的关系如下图。
(1)写出各段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
(3)图中C点表示当参加__________ml NaOH时,已经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
(4)图中OA:AB=__________。
10.按以下实验过程填空:
写出上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1.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滤渣B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响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枯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 B.坩埚 C.烧杯 D.玻璃棒
4.试剂Y应该是一种_________(填〞氧化剂〞或〞复原剂〞),它不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Fe
12.将一定量的Mg、Al混合物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逐滴参加2ml L-1的NaOH溶液至过量,所生成的沉淀与所加NaOH的关系如下图。
〔1〕.0~50mL段内,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00~350mL段内,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计算该盐酸的浓度。〔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3.Fe2+、Fe3+的鉴别:
(1)观察法:Fe2+盐溶液呈_______色,Fe3+盐溶液呈_______色。
(2)KSCN法:滴入KSCN无色溶液,溶液呈______色的是Fe3+溶液,______是Fe2+溶液。
参考答案
1.答案:(1)NaOH, 铁屑;
(2)翻开
(3)待A装置反响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a,产生的将溶液压入B中进行反响
(4)
(5)NaOH溶液,
2.答案:(1)
(2)钠浮在水面上; 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 溶液呈红色; 上升; 下降
解析:(1)钠与水反响生成NaOH和。
(2)①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③反响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④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3.答案:〔1〕Fe
〔2〕
解析:根据红褐色固体F就可迅速判断出F是,从而得出常见金属单质A为Fe,黑色晶体B为,再结合E→F的转化关系可推出C为,D为,E为。
4.答案:(1)①
②
③
(2)①
②;
③;
5.答案:〔1〕. ; 0.01ml
〔2〕.15mL;3.、NaCl
〔4〕.0.5
〔5〕.
解析:〔1〕.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先发生反响:,后发生反响:,故A点沉淀为,其物质的量为。
〔2.根据可知,反响至A点时消耗的,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0.015L=15mL。
〔3.根据、可知,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4.。
〔5〕.O点到点总反响为转化为的反响,总离子方程式为。
6.答案:(1) ; ;
(2)896;
(3)24%
解析:
7.答案:(1)防止被氧化
(2)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1)具有复原性,溶液易被氧化而变质,配制溶液时参加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被氧化
(2)溶液变红,说明有生成,那么溶液与氯水反响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3)甲组实验中,易被空气中的氧化,会生成,因此实验不够严谨参加煤油,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8.答案:(1)Fe、Cu;
(2); ; 4; 溶液变红色
(3)NaOH溶液;
解析:(1)参加废铁屑后发生反响:,,又由于铁屑过量,所以固体A的成分为 Fe、Cu。
(2)溶液B中含有,参加足量氯水的目的是将氧化为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响,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所以2ml 参加反响时转移电子4ml;溶液D中含有,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色
(3)溶液E的焰色反响呈黄色,说明溶液E中含有,那么溶液H为NaOH溶液;反响D→E的离子方程式为。
9.答案:(1), ;
(2)2:1;
(3)0.8; 全部转化成全部转化为沉淀
(4)7:1
解析:(1)OD段为的沉淀过程,DC段为的溶解过程。
(2)由图可知,为0.1ml,为0.2ml,因此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l、0.1m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3)根据, 可知,C点参加NaOH的物质的量为(0.2×2+0.1×4)ml=0.8ml。
(4)OA段参加的NaOH为(0.2×2+0.1×3)ml=0.7ml,AB段参加的NaOH为(0.8-0.7)ml=0.1ml,故OA:AB=7:1。
10.答案:①棕黄;②蓝;③橙红;④蓝
(1)2FeBr2+3Cl2=2FeCl3+2Br2;
(2)2FeCl3+2KI=2FeCl2+2KCl+I2;
(3)2KI+Br2=2KBr+I2
解析: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的反响为2FeBr2+3Cl2=2FeCl3+2Br2。再参加CCl4,Br2易溶于CCl4而使下层呈橙红色;上层为FeCl3溶液,呈棕黄色各层分别参加淀粉KI溶液,Br2、Fe3+都可以将I-氧化为I2,从而使溶液呈蓝色。
11.答案:〔1〕.过滤; Fe、Cu;
〔2〕.
〔3〕蒸发浓缩; B
〔4〕.氧化剂; B、D
解析:合金中Fe、Cu不能与NaOH溶液反响,Al可发生反响,那么A为和NaOH的混合液,B为Fe、Cu混合物;滤液A中通入过量气体X生成沉淀C,那么X为,C为,发生反响为,Fe、Cu混合物B中加稀硫酸,Fe溶解,那么滤液D为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可得绿矾;滤渣E为Cu,Cu与稀硫酸不反响,假设使Cu溶解,试剂Y应为氧化剂,可以是或。
12.答案:〔1〕.H++OH—=H2O
〔2〕.Al(OH)3+OH—= +2H2O
〔3〕.当V(NaOH)=300mL 时,溶液中溶质仅为NaCl,依据电荷守恒:
n(HCl)= n(NaOH)=0.3L×2ml L-1=0.6ml
c(HCl)= 0.6ml÷0.2L=3ml L-1
13.答案:〔1〕.浅绿色;黄色(或棕黄色); 〔2〕.血红色;无明显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1 常见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分层训练)(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专题10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分层训练)(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能说明金属性Mg>Al的是,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义),共29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