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古典概型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354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3 古典概型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354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5.3.3 古典概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5.3.3 古典概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一、新知初探
探究点1:
古典概型的判断
例1: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古典概型:
(1)口袋中有2个红球、2个白球,每次从中任取一球,观察颜色后放回,直到取出红球;
(2)从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中任意抽取1名担任学生代表;
(3)射击运动员向一靶子射击5次,脱靶的次数.
解:(1)每次摸出1个球后,放回袋中,再摸1个球.显然,这是有放回抽样,依次摸出的球可以重复,且摸球可无限地进行下去,即所有可能结果有无限个,因此该试验不是古典概型.
(2)从5名同学中任意抽取1名,有5种等可能发生的结果:抽到学生甲,抽到学生乙,抽到学生丙,抽到学生丁,抽到学生戊.因此该试验是古典概型.
(3)射击的结果:脱靶0次,脱靶1次,脱靶2次,…,脱靶5次.这都是样本点,但不是等可能事件.因此该试验不是古典概型.
eq \a\vs4\al()规律方法:
古典概型的判断方法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而并不是所有的试验都是古典概型.
探究点2:
古典概型的计算
例2:(1)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 )
A.eq \f(4,5)B.eq \f(3,5)
C.eq \f(2,5)D.eq \f(1,5)
(2)(2018·高考江苏卷)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样本空间为:{(红,黄),(红,蓝),(红,绿),(红,紫),(黄,蓝),(黄,绿),(黄,紫),(蓝,绿),(蓝,紫),(绿,紫)}.而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取法有(红,黄),(红,蓝),(红,绿),(红,紫),共4个样本点,故所求概率P=eq \f(4,10)=eq \f(2,5).
(2)记2名男生分别为A,B,3名女生分别为a,b,c,则从中任选2名学生样本空间为{(A,B),(A,a),(A,b),(A,c),(B,a),(B,b),(B,c),(a,b),(a,c),(b,c)},共10个样本点,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有(a,b),(a,c),(b,c),共3个样本点,故所求概率为eq \f(3,10).
答案:(1)C(2)eq \f(3,10)
eq \a\vs4\al()规律方法:
求古典概型概率的步骤
(1)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
(2)求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点个数n.
(3)算出事件A中包含的样本点个数m.
(4)算出事件A的概率,即P(A)=eq \f(m,n).
探究点3:
古典概型的实际应用
例3: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1)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2)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B,C,D,E,F,G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
(ⅰ)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
(ⅱ)设M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
解:(1)由已知,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
(2)(ⅰ)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样本空间为
{(A,B),(A,C),(A,D),(A,E),(A,F),(A,G),(B,C),(B,D),(B,E),(B,F),(B,G),(C,D),(C,E),(C,F),(C,G),(D,E),(D,F),(D,G),(E,F),(E,G),(F,G)},共21种抽取结果.
(ⅱ)由(1),不妨设抽出的7名同学中,来自甲年级的是A,B,C,来自乙年级的是D,E,来自丙年级的是F,G,则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B),(A,C),(B,C),(D,E),(F,G),共5种结果.所以,事件M发生的概率P(M)=eq \f(5,21).
eq \a\vs4\al()规律方法:
(1)在建立概率模型时,把什么看作一个样本点(即一个试验结果)是人为规定的.我们只要求每次试验有且只有一个基本事件出现.对于同一个随机试验,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概率模型的主观原因)建立满足我们要求的概率模型.
(2)注意验证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两个特性,即①有限性;②等可能性.
(3)求解时将其转化为互斥事件或对立事件的概率问题.
二、课堂总结
1.古典概型
一般地,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是有限的(简称为有限性),而且可以认为每个只包含一个样本点的事件(即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相等(简称为等可能性),则称这样的随机试验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假设样本空间含有n个样本点,事件C包含m个样本点,则P(C)=eq \f(m,n).
■名师点拨
古典概型的判断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试验都是古典概型.
下列三类试验都不是古典概型:
(1)基本事件个数有限,但非等可能.
(2)基本事件个数无限,但等可能.
(3)基本事件个数无限,也不等可能.
三、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古典概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试验中所有样本点有有限个;
②每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③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④样本点的总数为n,随机事件A若包含k个样本点,则P(A)=eq \f(k,n).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B.根据古典概型的特征与公式进行判断,①③④正确,②不正确,故选B.
2.下列是古典概型的是( )
①从6名同学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每人被选中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同时掷两颗骰子,点数和为7的概率;
③近三天中有一天降雨的概率;
④10个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的概率.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①②④为古典概型,因为都适合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而③不适合等可能性,故不为古典概型.
3.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30的概率为( )
A.eq \f(1,2)B.eq \f(1,3)
C.eq \f(1,4)D.eq \f(1,5)
解析:选A.从1,2,3,4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共有12种不同取法,其中大于30的为31,32,34,41,42,43共6种.故P=eq \f(6,12)=eq \f(1,2).
4.据报道: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834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若某公司从五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戊中录用三人,这五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或乙被录用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记事件A:甲或乙被录用.从五人中录用三人,样本点有(甲,乙,丙)、(甲,乙,丁)、(甲,乙,戊)、(甲,丙,丁)、(甲,丙,戊)、(甲,丁,戊)、(乙,丙,丁)、(乙,丙,戊)、(乙,丁,戊)、(丙,丁,戊),共10种可能,而A的对立事件A仅有(丙,丁,戊)一种可能,所以A的对立事件A的概率为P(A)=eq \f(1,10),所以P(A)=1-P(A)=eq \f(9,10).
答案:eq \f(9,10)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基本事件
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
数学抽象
古典概型的定义
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
数学抽象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会应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运算、数学建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B版 (2019)5.3.3 古典概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突破点,教法、学法设计,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5.3.3 古典概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5.3 概率5.3.3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