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复习ppt课件
展开回顾旧知(5分钟)1.名句默写
(1)(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新课标卷I)《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3)(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不谋而合:废寝忘食: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3.病句辨析: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解析:成分残缺,“由于”的使用掩盖了句子的主语,应去掉“由于”或者“使得”。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1. 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2.识记本课出现的文化常识。3.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作文素材。
任务:1.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2.识记文中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3.识记本课出现的文化常识,如君子、金、跬、驾、骐骥、驽马等。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要求:全体起立,双手捧书,声音洪亮,高效投入。
1.劝学2.学不可以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善假于物5.声非加疾也6.风雨兴焉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而绝江河9.非利足也
兴:兴起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利:形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把握关键词课文中出现的经常在高考文言文中迁移的重点词语
即日(当天),翌日(次日),期年(满一年),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顷之(不久),既而(不久),须臾(片刻),寻(不久),俄、俄而(一会儿),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斯须(一会儿),未几(不久),适(刚刚),曩(从前),已而(不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非能水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文化常识:1.君子2.骐骥 3.驽马十驾4.跬步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尝:曾经 而:表修饰
①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③有道德的人④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
驽马:劣马 驾:一天的行程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3分钟)
自由展要求 面向同学 声音洪亮 动作迅速 大胆质疑规范用语:我提问 我回答 我质疑 我补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文章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中心论点。
课文第1段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面三段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2段论述了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第3段论述学习使天资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作用。第4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运材范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运用角度:反省、自我审视【运用示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而自我反省能起到认识、改正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楷模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不可避免地有着某种缺陷,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才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运材范②:善假于物也运用角度: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一条捷径 运材范③: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运用角度: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阅读之花,绽放你我】
【限时达标检测】(5分钟)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C A.知”,同“智”。B.“生”,同“性”。D.“有”,同“又”。
【限时达标检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 A.“日”,名词作状语。B.“上”“下”,名词作状语。C.“水”,名词用作动词。
【限时达标检测】3.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从师而问焉 C.其皆出于此乎 余嘉其能行古道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D.解析A.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B.兼词,于之/代词,他。C.副词,大概/代词,他。D.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限时达标检测】4下列各句中标红的词,全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⑤
4.C ①古今都指“登上高处”。②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③古今都指“片刻,一会儿”。④古今都指风和雨”。⑤古义:寄居、存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限时达标检测】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渺渺兮于怀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D D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C.主谓倒装句。
【限时达标检测】6.下列句子中分别表明学习需要“广泛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C A.①②都强调学习需要“广泛积累”。B.①强调要善于借助外物;②从反面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C.①强调学习需要“广泛积累”;②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D.①强调要善于借助外物;②从正面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故选C。
【阅读之本,练笔常在】 《劝学》一文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启发人们思考,让人们切实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交流,要将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劝学》一文的比喻、对比论证堪称典范,请你以“谈学习”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语言生动简洁,语意明确;300字左右。(写到日志本上)
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荀子》,文题解读,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劝学》思路,文言实词通假字,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古今,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案配套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