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历史上把图中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
3.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卫星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可能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面 D.都可以
4.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5.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6.短跑运动员6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7.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 min.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8.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9.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10.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
12.刘老师步行往返于家和学校,如图为“微信运动”统计他在2020年6月23日的步行情况.刘老师的步幅大约2步1 m,从“微信运动”中可以估测出( )
A.刘老师的身高约为165 cm
B.当天刘老师走过的路程约为3 500 m
C.当天刘老师走过的路程约为6 500 m
D.当天刘老师步行的时间约为2 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如图所示的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图甲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图乙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
14.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暑假小马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正以288 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72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此高铁行驶速度比普通列车行驶速度快________m/s;若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马向________(填“南”或“北”)运动.
15.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
16.下表是简化的某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三、解答题(17题7分,22题12分,其余每题8分,共51分)
1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____(填“>”“<”或“=”)vBC.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填“>”“<”或“=”)v2.
18.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 液柱长度:30 cm 气泡长度:4.1 mm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图像.
(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后变________(填“大”或“小”);在θ角为________°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9.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启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启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卡车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是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20.一列200 m长的轻轨列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2.8 km的立交桥,则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1.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 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0.5 s,则:
(1)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秒?
(2)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
22.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已建设完成,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________(填“高”或“低”).
(2)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 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
(3)1号线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千米/时?
答案
一、1.C 点拨: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m,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2.D 3.C
4.A 点拨: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汽车的实际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且单位为km/h.
5.D 点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若有,则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没有,则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时,司机相对于汽车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桥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由南向北发生了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汽车向北运动,即该司机向北运动,故C错误;以司机为参照物时,路灯和司机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路灯是运动的,故D正确.
6.C 点拨:运动员的速度v1=eq \f(s1,t1)=eq \f(50 m,6 s)≈8.3 m/s,汽车的速度v2=54 km/h=
eq \f(54,3.6) m/s=15 m/s.
7.C 点拨:车的速度约45 km/h=12.5 m/s,则路程s=vt=12.5 m/s×3×60 s=2 250 m.
8.C 点拨:0.3 s内水滴下落的距离是45 cm,则水滴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0.45 m,0.3 s)=1.5 m/s.
9.D 点拨:0~t1这段时间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t1~t2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不变,即汽车保持静止状态;t2~t3这段时间内,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从图像上可以看出,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
10.C
11.C 点拨:汽车行驶120 km所用的时间是t=eq \f(s前半,v前半)+eq \f(s后半,v后半)=eq \f(\f(1,2)×120 km,60 km/h)+eq \f(\f(1,2)×120 km,40 km/h )=2.5 h.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120 km,2.5 h)=48 km/h.
12.B
二、13.时间;摩托车;快;路程;自行车;慢
14.60;南
15.(1)秒表 (2)慢;正 点拨:(1)实验中,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因而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秒表.(2)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的,则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16.129;206 点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535 km-406 km=129 km;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运行时间为09:12-06:36=156 min=2.6 h;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eq \f(535 km,2.6 h)≈206 km/h.
三、17.(1)加速 (2)1.8;1.5;< (3)4.8 (4)>
点拨:(1)从图甲中可知,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因此小球在做加速运动.(2)由表中数据可知,sBC=0.9 m,tBC=0.5 s,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eq \f(sBC,tBC)=eq \f(0.9 m,0.5 s)=1.8 m/s;CD段的路程sCD=vCDtCD=3 m/s×0.5 s=1.5 m;因为vAB=0.6 m/s,则vAB<vBC.(3)由图像可知小球的vt图像是一次函数图像;设v=kt,从图像可读出:中间时刻t=1 s的速度v2=2.4 m/s,代入坐标数据可得:k=2.4 m/s2,当tAE=2 s时,小球在E点的速度vE=tAEk=2 s×2.4 m/s2=4.8 m/s.(4)小球从A点下滑时做加速运动,由于tAB中点时小球运动的路程s小于sAB中点时小球运动的路程,所以v1>v2.
18.解:(1)1.2 (2)如图所示. (3)大;小;45
点拨:(1)v=eq \f(s,t)=eq \f(30 cm,25 s)=1.2 cm/s.(3)根据图像解答.
19.(1)匀速直线 (2)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5+0.5t)m/s (4)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点拨:(1)由表格可知,卡车的速度在几个时刻是不变的,卡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电车速度依次为5 m/s、7.5 m/s、10 m/s、12.5 m/s、15 m/s,即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由表格可知,电车每隔5 s速度增加2.5 m/s,即每秒增加0.5 m/s,故从0时刻开始每过时间t速度增加(0.5t)m/s,则有v=(5+0.5t)m/s.(4)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电车和机车每隔5 s速度都增加了2.5 m/s,即它们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
20.解: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eq \f(s,v)=eq \f(2 800 m+200 m,15 m/s)=200 s.
21.解:(1)从发现障碍物到开始制动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70 m-60 m=10 m,故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v=eq \f(s,t)=eq \f(10 m,0.5 s)=20 m/s.
(2)请勿超速行驶.(答案合理即可)
22.解:(1)高
(2)公交车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1=eq \f(s1,v1)=eq \f(21.3 km,25 km/h)=0.852 h,
地铁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2=eq \f(s1,v2)=eq \f(21.3 km,33 km/h)≈0.645 h,
可节省的时间t=t1-t2=0.852 h-0.645 h=0.207 h.
(3)地铁由东外环到北仑所用的时间t3=eq \f(s2,v3)=eq \f(23.3 km,42 km/h)≈0.555 h,
全程的平均速度v=eq \f(s总,t总)=eq \f(21.3 km+23.3 km,0.645 h+0.555 h)≈37.2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
06:36
—
济南西
08:36
08:40
406
曲阜东
09:12
09:15
535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sAB=0.3 m
tAB=0.5 s
vAB=0.6 m/s
vB=1.2 m/s
sBC=0.9 m
tBC=0.5 s
vBC=
vC=2.4 m/s
sCD=
tCD=0.5 s
vCD=3 m/s
vD=3.6 m/s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运动时间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1)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t/s
v/(m·s-1)
对象
0
5
10
15
20
卡车
20
20
20
20
20
电车
5
7.5
10
12.5
15
机车
12
14.5
17
19.5
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