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  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  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  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人们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种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 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下列有关声音的利用上,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能源部门,用超声波勘察地下资源
    B. 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
    C. 医疗上,用B超对病人进行诊断
    D. 军事上,用声纳探测敌方的情报
    下列声现象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超声波清洗机
    C. 倒车雷达
    D. B超检查身体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通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B. 顾客用手轻弹瓷器
    C. 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
    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2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 )
    A. 680 mB. 340 mC. 68 mD. 34 m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B. 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 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B.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二、填空题
    中医经常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来诊断患者。其中________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医生还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______;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如图所示,超声波杀螨仪,超声波杀螨仪发出的超声波能杀死家居中的螨虫,说明了声具有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为______Hz以上的声波。
    评书,又称说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如图所示,说书人在开始和结束表演时,都要拿起醒木拍一下桌子,这是利用声向听众传递______,醒木拍的越重,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越大。收音机前的一些听众根据说书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音色”)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表演。
    三、实验探究题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______,此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具有______。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不能传声,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
    (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抽去空气,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______。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______。
    (4)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时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若用相同的力逐个吹一下,发现最右边声音的音调最______。若依次吹出简谱“1234567”,以他的嘴唇为参照物,玻璃瓶是向______的(选填“左”或“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30~60赫兹,而次声波的频率要小于20赫兹,所以该装置发出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能源部门,用超声波勘察地下资源,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医疗上,用B超对病人进行诊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军事上,用声纳探测敌方的情报声波,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3.【答案】B
    【解答】
    A.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B超检查身体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解:瓜农用手拍打西瓜,是通过辨别西瓜振动发出的音调和音色来判断西瓜是否长熟,A不符合题意;顾客用手轻弹瓷器,是利用音色来辨别瓷器的好坏,B不符合题意;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是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不是鉴别音叉质量的好坏,C符合题意;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是利用音色来判断铁轨是否异常,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D
    【解析】解:
    超声波到达昆虫的时间:
    t=12×0.2s=0.1s,
    由v=st可得蝙蝠到昆虫的距离
    s=vt=340m/s×0.1s=34m。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幅不同,所以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所以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
    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错误。
    7.【答案】D
    【解答】
    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
    C、因为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而发出声音的响度可能相同,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解: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的能量将结石粉碎,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故D正确。
    9.【答案】闻 传递信息
    【解答】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闻,指听声音,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闻;传递信息。

    10.【答案】响度 信息
    【解析】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响度;信息。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古诗中包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这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一定要学好每一个学科。
    11.【答案】能量 20000
    【解析】解:(1)超声波杀螨仪发出的超声波能杀死家居中的螨虫,说明了声具有能量。
    (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故答案为:能量;20000。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
    (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此题考查学生对声与能量、超声波定义的掌握情况,要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
    12.【答案】信息 响度 音色
    【解析】解:说书人在开始和结束表演时,都要拿起醒木拍一下桌子,这是利用声向听众传递信息;醒木拍的越重,桌子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收音机前的一些听众根据说书人声音的音色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表演。
    13.【答案】发声体在振动 转换法 空气 能量 真空 理想实验推理法
    【解析】解: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通过乒乓球的弹开可以说明音叉在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声音逐渐变弱,在此基础上推理,真空不能传声,此实验方法叫理想实验推理法。
    14.【答案】能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调 高 左
    【解析】解:(1)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真空不能传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
    (3)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敲击时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用相同的力逐个吹一下,发现最右边声音的音调最高;若依次吹出简谱“1234567”,吹出的音调逐渐变高,则嘴向右移动,若以他的嘴唇为参照物,玻璃瓶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1)能量;(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音调;高;左。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