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服装店经常将一面平面镜倾斜放置,照镜子的人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像的上半身将变大B.镜中像的下半身将变大
C.镜中的像将靠近平面镜D.镜中的像为虚像,像与人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2.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B.把蜡烛A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靠近平面镜
C.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在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的月亮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垂直放置,小华同学在实验时观察到镜中的小球沿水平向左运动,则小华实验过程中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6.下列关于平面镇成像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
D.平面镜反面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 )
A.aeB.bcC.bdD.cd
8.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成像更清晰,应该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是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9.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则实际时间是( )
A.B.C.D.
10.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会聚形成的
B.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不是平面镜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二、填空题
11.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照镜子时,她边照边退,则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离镜子的距离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是明代兴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许“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蹄踏蹄”的情境是因为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影子”或“像”)。“嘴对嘴”的情境是因为光的______形成,其中的一个“嘴”是另外一个“嘴”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3.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 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 m时,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m。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小明同学身高160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薄透明玻璃板应______放在白纸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2)实验时,点燃蜡烛A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在平面镜后面放置一个光屏,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无法接收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时,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若有8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明显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16.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cm。
(5)同桌的右座位的同学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同桌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如图甲),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响左移动”或“不变”),同桌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
四、作图题
17.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8.如图甲学校舞蹈队的同学小丽,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形成的。通过平面镜,她看到自己的脚尖,请在图乙中画出她看到自己的脚尖的光路图(A点表示小丽的眼睛,B点代表脚尖)。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B
7.C
8.B
9.A
10.D
11.不变 变大
12.直线传播 影子 反射 虚
13.6 不变
14.160 7点20分
15.垂直 相同 虚 重合 2mm 出现两个像
16.CDBA 确定像的位置 差一些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性结论 0.6 不变 可能
17.
18.反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达标测试,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诊断测评,基础知识点回顾,重难点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3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