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76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376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情导入,精彩开篇,知人读诗 初读感知,合作探究 品评构思,体味意境 美句美赏,板书设计 提玄钩要,拓展延伸 类文品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深情导入,精彩开篇
乡愁是春日飘飞的柳絮,乡愁是山林如练的晨雾.乡愁是绵绵如丝的长长的铁轨,乡愁是落日天际的一叶孤舟:乡愁是羁旅途中扬起的灰尘,乡愁是明月下窗口下仰视的双眸。思乡是人类最美的情感,它在岁月的心河中愈釀愈香。时值岁末,新春将至,王湾仍然奔波在外,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无论何时何地何景都会牵动那份动人的乡愁。下面我们来唐诗人王湾的“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绝妙好词《次北固山下》。
二、知人读诗 初读感知
1.知人读诗 介绍作者
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全唐诗3存诗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身处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思乡愁绪。
三、合作探究 品评构思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
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领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5.四联各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应读出怎样的情味?
【交流点拨】
首联:陶醉山水美景、旅途奔波羁旅之思。
颔联:两岸阔阔好风行船,心旷神怡
颈联:为早早到来的春、日而生积极向上的豪情,为常年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而生淡淡乡愁
尾联:直抒胸臆,即景生情,托雁传书,思乡情怀
四、体味意境 美句美赏
6.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句式有何特点?加点词及划线词有何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对偶,客路、外写人在旅途,前途尚远,行舟写奔波,青山绿水写因景美而愉悦又不免思乡的羁旅之情。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平”“阔”“正”“悬”四字用得精炼,请作点评?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现在的人赋予他怎样的新意?
【交流点拨】
写船上所见景色。春潮涨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多么壮阔;好风相送,一帆高挂,正宜扬帆前行,多么心旷神怡。
“平”“阔”“正”“悬”四字用得精炼:“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高挂的态势。悬,以小景衬大景,显示了大江直流,和风相送,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象,体现作者心旷神怡。“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对偶,现在用来比喻形势大好,事业蒸蒸日上。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情、景、理相融相生,他描绘了怎样的奇丽景象?蕴含着怎样的情意和哲理?
【交流点拨】
A、描写了时令景色:残夜未退,海日升起,旧年未逝,江上春色已现。
B、景中融情:时光匆匆,又是旧年岁末,春天早早到来,本该与家人团集,可自己却在外奔波,怎能不顿生思乡之情。
C、描写自然中蕴含理趣:新陈代谢,旧事物尚未逝去,新事物已早早出现,“生”“入”拟人,洋溢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情景理相融。
9.小结风格
【交流点拨】
整首诗笼罩着淡淡的乡愁情绪,但又哀而不伤,明朗而又深沉,还包含着自然的理趣。
五、板书设计 提玄钩要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 前途尚远 好山好水 愉悦乡思
颔联:平野开阔 好风相送 一帆高挂 心旷神怡
颔联:江春海日 新陈代谢 生机力量 惹起乡愁
尾联:托雁传书 即景生情 直抒胸臆 思乡情浓
情感:放眼山川豪阔胸襟 人在旅途的淡淡乡愁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恢宏阔大之景 借景抒情
颈联:新陈代谢之理
尾联:思乡怀亲之情
作业:
背诵,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全诗进行展开性描述,300字左右。
示例:
一条弯曲幽深的小路,蜿蜒伸向初春的青山,我的小船漂浮在山前澄清的碧水上,悠闲自得,随意游荡。潮水漫涨起来,却让江岸显得逾发宽阔,水面被风吹皱,摇荡轻轻的一片孤帆。阳光从海上弥漫起来,犹如光的芒刺,点破残夜,拂去黑暗,吐露霞光,江南的春啊,你来得这么早,去年的冬意仿佛瞬间被你驱走,一丝儿都感觉不到了。我有一封满载浓情的信,写在心里,写在水波,写满春的意象,可它如何才能送回家乡?北飞洛阳的归雁们,只好拜托你们,做一次匆匆的传递,让千里之外的家园,也能感受此时此刻,满满的祝福牵挂,淡淡的思乡情思。
七、拓展延伸 类文品鉴
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仿照示例,对《春游湖》一诗中“燕子”这一意象进行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常夜鸣,声音凄切。古诗中常借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此诗中李白借以抒发对好友遭贬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节选)
[唐]王 湾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大雁:是一种候鸟,春到北国,秋去南方,万里迁徙。古诗中常借鸿雁传书以抒发思念之情。此诗中便借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春游湖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燕子: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类所能及。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此诗中诗人借燕子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