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4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6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7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观沧海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观沧海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四首,写作背景,诗词鉴赏,艺术技巧,标题解说,诗词赏析,结构全解,诗词结构,作者介绍,江南春早游子思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课时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向东登上碣石山,远望那苍茫的大海。海水是那样的起伏动荡,山岛是那样的高耸直立(山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秋风飒飒(shà)吹来,林木簌簌(Sù)作响,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都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作者都观到了哪些景象?
    观察到的景物有: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3、曹操“观”到了什么?(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归纳:海水、海岛、海岸。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3、作者在写海时又写了山岛上的草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在描写大海时,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4、“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它们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风平浪静时;洪波涌起:大风大浪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胸怀。两个“若”字表明这写的是虚景,表现大海有包容天地得气慨,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抱负。
    5、哪些诗句是诗人“观沧海”产生的联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联想和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气象雄伟,诗人胸怀博大,志向远大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修辞)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洪波
    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特写山岛之景观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特写海面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情 感 胸襟开阔,表现一统中国的抱负
    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
    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
    水: 山岛: 树: 草: 风: 波:
    写壮丽景色,展开阔胸怀,抒伟大抱负。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借:秋的勃勃生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
    这首诗艺术技巧: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1、《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也即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宗室,凉武昭王九世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甘肃天水县),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诞生在中亚的碎叶(前苏联)。五岁随父迁绵州的彰明县(四川江油)清廉乡。青年时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ruí ,也受过儒家的影响。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寓居安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 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运用拟人手法,让明月有了人性,成了诗人的知音,能将“愁心”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寄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这句中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予,别无他法。  
    品味佳句: 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理解。
    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闻道龙标过五溪。 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写景兼点时令,隐含同情。景中见情,融情入景
    直叙友人之事,深切挂念
    饱含深情 丰富想象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闻道:震惊,痛惜过五溪:偏远,艰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随君:时刻相伴直:不停留——急切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七言同五言) 律诗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次北固山下 王 湾(首联)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注 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可见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联“乡书何处达”。 表达羁旅思乡之情。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显得宽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顺风的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这两句紧承第三联,呼应首联。全篇笼罩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给他传递家书。
    5、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 抒发了思亲思乡之情。6、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明主旨。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写行程。船上想像,暗含奔波之意,羁旅思乡之情,点题。
    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景,平静开阔
    颈联:写船上所见之景。点明时令,又暗含理趣。
    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 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秋末黄昏萧瑟、荒凉的意境。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温馨、安适、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屋里的人们正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这是伏笔,与其他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作用:“他人有家我独无”,更添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古道荒凉,西风萧瑟,马已羸弱,人何以堪?因此,凄凉、冷清、孤寂、愁苦的气氛中,诗人怎能不升起思乡之情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望着西沉的太阳,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难怪诗人要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了。 这是什么表达方式?在诗中有何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的羁旅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2、这是什么写作方法?明确:1、没有提到过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有力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做了有力的铺垫。 2、这是寄情于物的写法。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惆怅之情——寄情于景。
    诗的写作手法: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藤、树、鸦、桥 、水、家、道 、风、马,一字一景,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作者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刻划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多方映衬 动静结合
    -----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它们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突出游子情怀。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深秋暮景图 游子思乡图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观沧海,乐府诗,临到达,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若好像,幸庆幸,至极点,以介词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观沧海图片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课程导入,知识链接,《观沧海》,走近作者,交流背景,读准字音,词语解释,2感知诗歌内容,文本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