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高中语文易错知识清单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附2018-2021高考真题) 试卷 5 次下载
-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之古代官员及配套练习docx 其他 4 次下载
-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知识分类总结 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科举教育汇编学案
展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三)——科举、教育
【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
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任)、茂才(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本称“秀才”,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茂才”,即优秀人才)等。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
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
推荐。
3.九品中正: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州郡设
立的选官者叫“中正”,把考察的士人评为“九品”(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
1.隋唐的科举制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
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
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
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
《四书集注》为准。
(1)进士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诗赋,还考时务策等。
最难录取,也最受重视。考取者称“及第”, 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人中只能有一
两人及第。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2)明经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经文。考取者称“及
第”, 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
(3)制举:也称“制科”,相对于“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而言,考期与
科目都是由皇帝临时指定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博学宏词科”等。
2.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1)考试的几个步骤
①童试:初级入学考试,考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经过县试、府试和
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
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后发布正、
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③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春闱。考试由
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的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
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
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也可以叫“进
士及第”。
(2)其他名词
①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也称“登科”“登进
士第”“进士及第”。有一种比喻的说法叫“蟾宫折桂”或直接叫“折桂”。
②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③童生:参加初级入学考试(童试)的考生。
④庠生、秀才、生员:童试的考取者,乡试的参考者。
⑤举人:乡试的考取者,会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解元”。
⑥贡士:会试的考取者,殿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会元”。
⑦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
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⑧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⑨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
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10.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
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11.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
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古代学府】
1.庠序:地方学校。
2.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长官为“太学祭酒”,兼管
全国的教育行政事务;教师为“五经博士”;学生为“博士弟子”“太学弟子”
“太学生”。
3.国子监:隋朝以后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太学”
的继承。长官为“国子祭酒”。教师称“博士”“助教”“典学”“直讲”。学
生称“生员”“诸生”“监生”。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
学等学科。
第七板块+古代文化常识+第五讲+科举制度-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七板块+古代文化常识+第五讲+科举制度-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七板块古代文化常识第五讲科举制度解析版docx、第七板块古代文化常识第五讲科举制度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苏幕遮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苏幕遮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李凭箜篌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李凭箜篌引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