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拓展,整体感知,阅读指导,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二、学法指导    1.通过背诵,积极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师生讨论,依次释义,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三、知识拓展1.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后人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2.背景资料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游说各国诸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3.文题解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四、整体感知1.预习检查(1)字音识记子(rú)怵惕(chù tì)(2)通假字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接纳,交纳)    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3)古今异义者多(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4)一词多义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的凭借)人之有四端也(指示代词,此)陋室(判断词,同今义)不足以父母(动词,侍奉)今日之何如(名词,事情)(5)特殊句式判断句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也”表判断)倒装句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也”)2.图文导航      3.主旨点睛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写起,由“不忍人之心”的仁心导出仁政。文章在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性时,也阐释了“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4.重点难点重点: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 难点:本文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论证的?本文开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接下来,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之后,孟子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最后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扩充“四端”的重要性。五、阅读指导1.层次解读由“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出仁政,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同时,阐释“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2.精彩段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方面。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说理铺张有力。六、相关链接(一)诗词孟子·沉魄浮魂不可招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二)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三)影视《孟子的智慧》百家讲坛内容介绍:本期节目邀请到傅佩荣教授来讲述一下孟子的思想,他的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第一集讲述孟子这个人,先从孔孟之道讲起,从孔子本身的遗憾开始说起,而孟子却解开了孔子的遗憾。传世经典《论语》中,便可看出这点。百年之后,孔子思想完整化。《孟子》里完整的思想已成系统化,善、恶以及过去与未来都被一一列出。所有的价值观,都以真诚的力量表达了出来。(四)文体特色逻辑严密 论证灵活(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 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特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言知识,常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